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2篇
化学工业   11篇
金属工艺   1篇
矿业工程   1篇
无线电   2篇
一般工业技术   12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本文结合笔者的教学体会,提出通过改进授课方式、丰富教学内容、更新教学手段、改革考核方法等措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保证天然产物化学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2.
聚苯胺及其复合材料研究现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对聚苯胺的结构、合成及其机理、质子酸掺杂 ,聚苯胺的应用 ,以及聚苯胺复合材料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合阐述 ,并详细介绍了有关煤基聚苯胺的研究情况。煤基聚苯胺和纯聚苯胺相比 ,电导率下降不大 ,而且成本降低、热稳定性增强 ;同时 ,煤基聚苯胺也为煤的非能源利用提供了新途径和新机遇 ,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3.
李强  介万奇  傅莉  汪晓芹  查钢强  杨戈 《功能材料》2006,37(4):630-631,634
对不同腐蚀、钝化表面处理的CZT晶片与Au接触的I-V特性进行了研究.用XPS分析了钝化前后CZT晶体表面成分,发现钝化后CZT晶片表面形成厚度为3.1nm的TeO2氧化层.用Agilent 4339B高阻仪进行未腐蚀、腐蚀与腐蚀钝化的CZT晶片I-V特性测试,结果表明腐蚀和腐蚀钝化均能不同程度提高Au/p-CZT接触的势垒高度,相应地减小了漏电流.  相似文献   
4.
对不同煤样的变质程度、化学组成、煤中酚类物质和灰分对煤/聚苯胺复合材料电阻率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发现高孔隙率、高活性官能团含量和低灰分的煤样有利于制备出高电导率的煤/聚苯胺复合材料.煤中的酚类物质和矿物质对苯胺有阻聚作用,但酚的存在可优化常温下苯胺的聚合.  相似文献   
5.
讨论了神府煤制备磺化煤的反应中,磺化温度、时间对煤磺化度和酸性基的影响,用FTIR对磺化煤进行结构表征,用体积溶胀法研究了磺化煤在苯胺中的溶胀特性.结果表明,煤的磺化度随着磺化温度的升高、磺化时间的延长而增大,煤经过磺化反应后其在苯胺中的溶胀性能也得到了改善.  相似文献   
6.
采用范德堡法在77K下对多个Hg1-xMnxTe晶片化学抛光前后的电学性能进行了Hall测量。结果发现:与化学抛光后所测值相比,抛光前所测得的电阻率和霍尔系数值相对较小,而霍尔迁移率和载流子浓度相对较大,其中电阻率和霍尔迁移率在化学抛光前后变化幅度分别高达25%和31%,而霍尔系数和载流子浓度的变化幅度只有2%左右。化学抛光前,晶片表面损伤层内存在大量位错,对载流子的迁移造成散射,使得损伤层中的霍尔迁移率降低,但化学抛光前所测得的霍尔迁移率反而比抛光后的大,增幅最小的也达到了21%。本研究在3层模型的基础上,通过理论分析和计算,对这一反常现象以及化学抛光前后其它电学参数的变化进行了解释。  相似文献   
7.
马来酸酐对神府煤液相研磨接枝改性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加强神府煤的材料化利用 ,对马来酸酐的液相接枝改性神府煤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 :随着接枝时间的增加 ,接枝率逐渐增加 ;随着马来酸酐的增加 ,接枝率也逐渐增加 ,但当马来酸酐 /神府煤质量比增加到1 8/ 5时 ,接枝率趋于平稳  相似文献   
8.
以兰炭为基体,通过引发苯胺在其孔隙和表面进行原位聚合,制得BET平均孔径为11.1nm、电导率为58.0S·m-1、比电容为143.6F/g、能量密度为16.2Wh/kg、兼具双电层电容和赝电容特征的兰炭/聚苯胺复合材料。SEM、比表面与孔结构、FTIR、电导率和电容性能测试表明,聚苯胺对兰炭进行了大孔填隙和表面包覆,聚苯胺对兰炭的大孔填隙使其转变成多个介孔,且填隙聚苯胺呈现的伸展链构象,共同改善了材料的电子传输和电容特性。另外,聚苯胺大分子与兰炭中的芳核分子发生了化学键合,形成了更大共轭体系。且聚苯胺分子链中的N与兰炭表面的醇羟基,聚苯胺分子链上的仲胺盐中的H与兰炭表面的芳基烷基醚形成的氢键进一步加强了两者的界面作用。提出了兰炭/聚苯胺复合材料的界面作用模型。  相似文献   
9.
常用于X射线和γ射线探测器中的CdZnTe(CZT)晶片经机械抛光后表面存在损伤层和许多肉眼看不到的划痕,采用溴甲醇(Br2-CH3OH)腐蚀可有效去除损伤层和划痕,使表面变得光亮平整.但经Br2-CH3OH腐蚀的表面富Te而产生较大的表面漏电流,为此,采用H2O2溶液,NH4F/H2O2溶液,KOH-KCl溶液+NH4F/H2O2溶液二步法和溴水4种湿法化学钝化工艺,对CZT晶片表面进行了钝化处理,并对比了其钝化效果.结果表明:二步法钝化效果最好,表面漏电流降低4个数量级,NH4F/H2O2对CZT晶片表面的钝化效果较好,表面漏电流降低3个数量级.  相似文献   
10.
本文归纳总结了在《精细化学品化学》教学改革与实践中采用的方法,主要从调整教学内容、结合多种教学模式、结合理论与实践及建立全面考核机制四方面进行了详细阐述。教学改革后,学生的兴趣、探索意识、创新和动手能力等明显增强,同步实现了对学生的专业教育和素质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