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3篇
综合类   1篇
金属工艺   2篇
建筑科学   1篇
无线电   14篇
自动化技术   9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3 毫秒
1.
指出在诸如图书馆的车库、层高较低的储藏室、高层建筑的地下车库等处,由于使用荷载大,层高又较低,在设计中就不可避免地会出现短柱。而短柱的延性很差,尤其是超短柱几乎没有延性,在建筑遭受本地区设防烈度或高于本地区设防烈度的地震影响,很容易发生剪切破坏而造成结构破坏甚至倒塌。笔者在文中详细讨论了建筑中短柱的判别方法,及改善短柱抗震性能的几种措施。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广播电视先进音视频编码第2部分:视频符合性测试》和《AVS+卫星专业综合接收解码器技术要求和测量方法》两个标准进行解读,阐述分析两个标准的主要技术内容和相关的技术问题,便于标准的理解和使用。  相似文献   
3.
潘榕 《计算机应用》2005,25(5):1196-1197,1208
针对网络信息的(硬件)自适应发布问题进行研究,建立了信息结构体的PLCH二叉树模型,并根据简化模型最优方案求解,得出网络信息自适应发布的最优算法。  相似文献   
4.
给出了智能电视的定义,将智能电视的人机交互技术分为四类:新型遥控、体感技术、语音识别和多屏互动。新型遥控的发展现状是简约化和多功能化;体感技术包括手势识别、肢体识别、面部识别和眼动追踪等四种技术。分析了各类人机交互技术实现的难点,指出了智能电视人机交互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国际3D电视主观评价标准的分析,介绍了依据国际标准开展的3D电视主观评价测试过程。并针对评价方法的选择、评价素材的制作、评价对象和目的的确定等方面等提出了建设性意见,通过实践得出了有益的结论和经验,希望为3D电视研发和生产的相关人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刘昱  段继忠  徐岩  潘榕 《电声技术》2008,32(5):57-61
针对数字电视广播系统中存在的伴音音量不统一问题,分析了音量的物理本质,并结合MPEG系列音视频编码标准,提出了一种可以快速调节数字电视伴音音量的方法.实验结果表明,本算法可以实现音量的调整,均衡不同节目之间的音量差异.  相似文献   
7.
8.
讲述了主要立体视觉因素的形成机理,导出双目视差关系式,给出了相应参数的约略值,分析了主要参数与立体视觉效果的关系。可供立体成像、制作较符合视觉特性的立体电视节目、高效编码立体电视视频数据流和重显立体视频图像参考。  相似文献   
9.
潘榕 《中国信息界》2006,(12):29-30
经过“十五”电子政务建设,福建省电子政务的基本框架已经形成。五年的实践中,我们获得了如下经验:1.务实的领导班子是保证实行“一把手”工程,是建设成功的保证。“数字福建”是一项系统工程,省领导高度重视,福建省省委和省政府成立了以省长为组长,三位副省长为副组长,由33个省直厅局主要负责人参加的数字福建建设领导小组,统筹数字福建建设重大方针政策,组织、协调福建省信息化建设的重大事项。  相似文献   
10.
从信息资源角度出发,针对网络信息发布过程的问题进行研究,建立信息重构模型,并根据简化模型进行优选方案讨论。从时间复杂度考虑,使用动态规划原理深入研究,对优选算法进行改进,得到网络信息重构模型优选算法的改进方案,使该算法得到更完善的发展,在网络信息重构发布方面拥有更广泛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