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化学工业   1篇
石油天然气   4篇
无线电   1篇
原子能技术   1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1.
四川油气田气体钻井技术现状及发展方向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因钻井地质条件复杂致使钻井速度慢、井漏、储层易伤害一直是困扰四川油气田钻井技术发展的难题。近年来研究并试验了气体钻井技术,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展示了良好的技术优势和发展前景。目前,已形成气体钻井技术规范、干气钻井、雾化钻井、泡沫钻井、气体钻井防斜打快、气液转换、高效排液、气体钻井取心、气体钻井装备及配套工具、气体钻水平井、气体钻井复杂情况的处理等系列技术,对提高钻井速度、解决井漏复杂情况、发现和保护油气层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气体钻井技术在国内还是一项新兴技术,建议开展气体钻井条件下的防喷器冲蚀机理研究,研制适合于气体钻井的井控装备,并建立一套完善的气体钻井数据采集和远程控制系统来提高气体钻井技术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2.
实验采用以柠檬酸为配体的溶胶-凝胶法制备二氧化铈粉体,并研究了硝酸铈和柠檬酸的配比、硝酸铈浓度、成胶温度、焙烧温度及时间对其成胶时间及晶粒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硝酸铈与柠檬酸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Ce(NO3)3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5 mol/L、成胶温度60℃、成胶时间16 h,500℃下焙烧3 h的条件下,可制备晶粒度为22.5 nm的二氧化铈粉体。  相似文献   
3.
基于PEBI网格的多分支水平井井型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基于PEBI网格的油藏数值模拟方法,分别对鱼骨状多分支水平井、辐射式多分支水平井在五点法井网中的井型优化进行了研究,分析了不同分支数目、分支长度和分支角度对井网中多分支水平井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五点法井网中采用鱼骨状多分支水平井作为生产井时,当分支长度较长且分支角度较大的情况下,应选择分支数目多的鱼骨状分支井进行生产,反之可以选择较少的分支数目;鱼骨状分支井分支角度应选取为45°、60°;分支长度应充分考虑井网面积以及分支在井网中的位置而定。采用辐射式多分支水平井作为生产井时,应选取辐射式四分支井进行开采,在钻井技术和钻井安全允许的前提下,应选用较长的分支长度。  相似文献   
4.
本文采用直接标记法在水相中将羰基锝中间体[99Tcm (CO)3( H2O)3]+与含磷酸基团的硝基咪唑衍生物2-(2-甲基-5-硝基咪唑-1-基)乙基磷酸盐(2-( 2-methyl-5-nitro-1 H-imidazol-1-yl)ethyl dihydrogen phosphate,MNLS)配位得到99Tcm...  相似文献   
5.
随着川渝地区各主力气田可采储量不断下降和油气需求矛盾日益凸现,在新探区寻求油气战略接替区域的钻探工作正不断向纵深推进,钻井难度日益增大。文章分析了矿山梁构造地质特征,结合钻探实践对目前所采用的钻井技术进行了全面分析,提出了针对性的适合于该地质构造上的钻井方法与措施,对于保证工程质量,提高钻井速度和钻探效益,促进川北地区钻井技术的发展与提高,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夏英  甘红梅 《数字通信》2009,36(1):65-68
实时交通数据以流的形式持续快速到达,智能交通系统在地理空间数据的基础上处理实时交通数据。从数据存储、数据查询等角度来看,传统关系数据库技术在同时处理空间数据和流数据方面具有不足。基于GIS的实时交通监控原型系统集成现有的空间数据和流数据管理技术,支持静态查询、连续查询和混合查询,为交通用户提供高质量的服务。  相似文献   
7.
天然气钻井在川西地区的实践与认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近年来,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分公司川西北气矿先后在川西地区平落19等5口井实施了天然气钻井,实践的数据和结果充分体现了天然气钻井的优越性,取得了良好的勘探效果,并创国内天然气钻井多项新水平。实践表明,天然气钻井是比较容易进行的,但必须具备一定的地质条件,而且要精心制定工艺流程并正确实施。通过几口井天然气钻井的实践,进一步加深了对天然气钻井的理解和认识,积累了不少经验,但同时也发现了几个应当引起重视和解决的技术问题:①天然气钻井开始时间的选择;②空气螺杆从何时开始使用;③终止天然气钻井时机的选择等。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