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化学工业   4篇
建筑科学   1篇
无线电   4篇
一般工业技术   2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用水热法合成了β-Ni(OH)2单晶纳米薄片,并用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其显微结构.发现这些纳米薄片呈六边形,横向尺寸45 nm~140 nm,厚度20 nm~50 nm.六边形纳米片的上下表面是(001),六个侧面可确定为(100),((1)10)或(0(1)0),紧邻侧面夹角120°.六角结构的β-Ni(OH)2呈六边形时系统能量最低.β-Ni(OH)2纳米薄片经500 ℃热分解即转化为NiO单晶纳米卷、纳米槽和纳米片.NiO纳米结构的外缘尺寸为25 nm~120 nm,纳米卷内空尺寸10 nm~24 nm,纳米槽凹坑尺寸10 nm~20 nm.β-Ni(OH)2纳米薄片中可能存在缺陷、微孔或结晶较差的区域,这些区域的热分解速率快,有利于形成NiO纳米卷.  相似文献   
2.
分析了水泥生产中传统热电偶测温方法存在的问题,介绍了声波测温技术的基本原理、系统构成,并结合工况分析了声波测温技术在水泥生产中的应用情况,总结得出声波测温技术在水泥生产工艺中是适用的。  相似文献   
3.
分风分级燃烧与煤粉分级燃烧同时作用,可降低水泥窑初始NOx的排放值,当分风比例约0.3时,分风分级燃烧后NOx排放值约500 mg/Nm3。A水泥厂和B水泥厂分风比例最大约0.3,在调试过程中发现,调节脱氮管阀门,NOx排放值波动小,证明分风分级燃烧没有明显的脱硝效果,A水泥厂NOx排放均值约494.88 mg/Nm3,B水泥厂NOx排放均值约478.83 mg/Nm3。  相似文献   
4.
根据生活垃圾的物理、化学性能,对垃圾处理与垃圾焚烧技术进行分析,对水泥生产线协同处置生活垃圾进行技术探讨:层燃焚烧炉和流化床焚烧炉是垃圾焚烧炉发展的主流,层状燃烧技术是垃圾焚烧技术中最为成熟、应用最多的技术,水泥生产线是协同处置生活垃圾最为适宜的场所之一,对于成分复杂、热值低、水分高、分捡率低的国内普通生活垃圾采取“层燃焚烧炉+分解炉”,可实现国内普通生活垃圾的资源化、无害化、减量化、环保化处置.  相似文献   
5.
用溶胶-凝胶工艺在披覆了LaNiO3底电极的(100)Si衬底上制备了Bi3.15Nd0.85Ti3O12(BNdT)铁电薄膜.X射线衍射结果显示,LaNiO3层呈(110)择优取向,BNdT薄膜呈c轴和a/b轴混合择优取向.透射电镜观察表明,LaNiO3电极层和BNdT薄膜厚度分别约为180 nm和320 nm.BNdT薄膜分为上下两层,厚约100 nm的底层以薄片状c轴择优取向晶粒为主,在顶层许多柱状晶粒为a/b轴择优取向.讨论了BNdT薄膜在(110)LaNiO3电极上的择优取向生长机制.  相似文献   
6.
肖昕  祁亚军  卢朝靖 《功能材料》2006,37(10):1564-1565,1568
用传统固相烧结工艺,制备了纯相的Bi4Ti3O12 (BTO)陶瓷,A位掺杂的Bi3.25La0.75Ti3O12(BLT),Bi3.15Nd0.85Ti3O12(BNdT)铁电陶瓷.X射线衍射结果表明,所有样品均为单一的层状钙钛矿结构,La、Nd掺杂未改变BTO的晶体结构.铁电测试结果表明,BTO、BLT和BNdT陶瓷的剩余极化2Pr值分别为12.4、23.8和39.4μC/cm2.A位掺杂后,BLT、BNdT的2Pr值比未掺杂的BTO分别提高了1.92和3.18倍.漏电流测试表明,BLT、BNdT陶瓷的漏电流密度比BTO明显降低.A位掺杂显著提高了BTO陶瓷的铁电性能.  相似文献   
7.
四川某厂有多套Ф3.2m×13m的水泥磨机,由于原料水分较大,磨制P·C32.5R水泥时综合水分含量一般在3.5%左右,最高达4.3%,即使磨制P·O42.5水泥时原料综合水分也达到2.0%~2.5%,再加上原球磨机年代已久,机械传动效率较低,配制两种水泥时,台时产量在35~40t/h,系统工序电耗在45~50kWh/t,能耗指标较高,系统经常发生球磨机隔仓板堵料与糊球现象,生产成本较高。  相似文献   
8.
介电温谱测量结果表明,钨青铜型Ca0.28Ba0.72Nb2O6(CBN28)单晶在252 ℃附近经历了从正常铁电体到弛豫铁电体的相变.用透射电子显微镜研究了该单晶中的无公度调制结构、畴结构及其演变.由室温[110]带轴电子衍射花样确定无公度调制波矢q=(1/2)c* (1 δ)(a*-b*)/4,其中无公度参数δ=0.09.高分辨像给出了无公度调制结构的直接证据.这种无公度超晶格结构是两种正交超晶胞结构均匀混合的结果.CBN28单晶中存在高密度沿c轴走向直径约50 nm~500 nm的长钉状180 °电畴.在电镜中原位升温至220 ℃左右,开始出现许多直径仅几纳米的细条状畴;温度继续上升时这种细条状畴渐增多.这种宏畴到微畴转变对应于在铁电相变点Tc附近的正常到弛豫铁电转变.刚好在Tc以下,还观察到经零场冷却的纳米针状畴.  相似文献   
9.
以各向同性沥青为原料,添加质量分数0.2%~1.0%不同型号的PVC,考察了不同型号、不同质量分数的PVC对沥青的软化点、可纺性和纺丝温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PVC提高了沥青的软化点和纺丝温度,降低了沥青可纺性。将不加PVC的沥青和添加PVC的沥青分别经熔融纺丝、不熔化及碳化处理得到沥青基碳纤维,对比了不添加PVC沥青纤维(CF)和添加PVC改性沥青纤维(PCF)两种碳纤维的拉伸强度,用热重分析TG和红外光谱IR分析了不熔化过程。结果显示与CF相比,PCF在较低的不熔化温度和较短的恒温时间内就能够达到较佳不熔化效果,这表明PVC对缩短沥青纤维的不熔化时间有明显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用脉冲激光沉积在(001)SrRuO3,(001)SrTiO3上外延生长了c轴取向的Bi3.15Nd0.85Ti3O12(BNdT)铁电薄膜.SrRuO3底电极层厚约117 nm,BNdT薄膜厚~35nm.X射线衍射(XRD)和透射电镜(TEM)观察证实了SrRuO3层和BNdT薄膜的外延生长.通过TEM平面样品观察,在SrRuO3/BNdT界面附近看到了两种村度处于不同高度的失配位错网,位错线沿<110>走向,其柏格斯矢量沿[110]或[110]方向有分量,在[001]方向上可能没有分量.讨论了位错的形成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