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电工技术   4篇
化学工业   10篇
无线电   11篇
一般工业技术   6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5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79年   1篇
  1962年   1篇
  1960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从组成控制、烧结工艺这两个主要技术环节,讨论影响生产稳定性,一致性的某些因素。  相似文献   
2.
工艺创新推动社会发展──新世纪感想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我从事功能陶瓷研制工作近半个世纪,50年沧桑,走过了曲折的道路,目睹了许多变革,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甚多。随着时代的前进,陶瓷工艺也不断更新,谈几点有关材料研究的感想,以利来者。(1)球磨是陶瓷工业混料和粉碎的传统工艺,50年以前,广泛使用球磨工艺,如今仍有很多厂沿用此工艺,但是新的球磨工艺,如搅拌球磨已部分替代老球磨。它使研磨时间从原来的24~48 h,缩短为2~4 h,粉碎效果明显增强,且粒度分布变狭窄,因此烧成瓷坯的显微结构中很少出现晶粒异常生长,从而提高了瓷件性能。这类新工艺在新建工厂中易于采用,而老…  相似文献   
3.
PTC材料的制备与性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了PTC材料的稳定生产,对该材料的制备和性质进行了综述,对原料、掺入物、第二相等对PTC效应的影响进行了描述.为了控制阻值的重现性,讨论了烧结及晶界重氧化.最后从应用角度强调说明了显微结构均匀性和晶界热点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双缸电动压缩机是目前我国制碱厂通用的一种压缩机。原曲轴油封是用毛毡垫强力密封,密封的效果普遍不好,而且旋转的曲轴额外受毡垫的磨损。压缩机的曲轴以每分钟167转或187转旋转,由于曲轴油封不好,润滑油极易甩到电机的滑环和定转子线圈上,腐蚀线圈和滑环,常造成故障,被迫停机修理。另外,污油常年飞溅,影响生产环境。  相似文献   
5.
PLZT陶瓷的晶界现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显微技术,研究了PLZT陶瓷的显微结构及它在外电场作用下的行为。制备粗晶粒及单个晶粒厚的抛光薄片, 利用十字形电极, 观察在电场作用下, 电畴运动的动态过程。讨论所观察到的一些晶界有关现象,如: 晶界平滑区, 晶界区的电光性, “壳-芯”结构, 析出物在晶界区的沉积, 电畴在该区的成核和生长, 空间电荷在该区的积累等等。认为存在高应变能的晶界区, 对上述现象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原料颗粒度对BaTiO_3陶瓷晶粒大小及PTC效应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通过研究原料颗粒度对 BaTiO_3 PTC 陶瓷晶粒大小的影响,提出并讨论了 BaCO_3和 TiO_2的固相反应模型。在生成 BaTiO_3的固相反应中,首先在 BaCO_3和 TiO_2颗粒之间生成少量 BaTiO_(?),隔离了 BaCO_(?)和 TiO_2的接触,从而阻止反应进行,但离子的扩散可使反应继续进行。在扩散过程中,Ba~(2+)的扩散为主,Ti~(4+)的扩散被抑制而可忽略。根据模型,生成的 BaTiO_3颗粒大小主要由 TiO_2原料的颗粒度决定,与 BaCO_3关系较小。所以 BaTiO_3陶瓷的晶粒大小及其 PTC 效应受 BaCO_3颗粒度的影响较小;在生产中为控制陶瓷晶粒大小,选择 TiO_2原料颗粒度是十分重要的,而 BaCO_3则次之。  相似文献   
7.
电子陶瓷中的晶界(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8.
从PTC元件电击穿及热破坏的机理,探讨了其产生废品的原因,主要有:(1)干压成型形成的密度分布不均匀;(2)瓷体内的组成不均匀;(3)瓷体内玻璃相分布不均匀;(4)沿片子截面中心部位的强内应力等。据此提出了预防废品发生的措施。  相似文献   
9.
10.
PTC材料电阻反常现象和影响反常特性的诸因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PTC材料的大量应用,主要基于其电阻率(ρ)-温度(T)突变。一般希望ρ跃升大,变化陡,从而可以使用安全,耐电压也高。电阻突变是许多相关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本文结合本所以前及前人的工作,系统阐明有关诸因素的相互关系,为调节PTC材料的ρ-T关系提供参考。本文从能带结构和氧化还原出发,介绍几种物化模型(Heywang、Danniel,Jonker,Ihrig,Nemoto……),为理解ρ突变提供基础;一定的晶粒尺寸大小与均匀的显微结构,是具有良好PTC特性的重要条件;从扩散观点讨论烧成冷却等工艺影响,能解释热处理、第二相、晶粒大小对PTC的影响;Mn易进入晶界,易变价,低温时呈受主作用,有助于生成高质量晶界势垒层(薄的晶界受主层):玻相在烧成结晶过程中,促进晶粒组成的纯化,(减少杂质对半导体的毒化作用)及杂质在晶界区的富集,增加织构均匀和材料的耐压性;最后讨论了预烧、烧成工艺、半导化、致密化、晶界势垒形成等过程间的相互关系,并指出烧成具有高PTC效应的材料的控制要点。 PTC材料是近年来发展迅速、应用广泛的电子陶瓷材料,也是一种重要的仪表和功能材料。本材料性质中最主要的特点是在相变温度附近,电阻率ρ突然增加达10~3~10~6(见图1),本文主要讨论这种ρ突变的原因及影响因素,以便于人们控制制备条件,发挥其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