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化学工业   1篇
金属工艺   1篇
石油天然气   4篇
无线电   2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苏北盆地泰州低凸起及周缘油气成藏模式及类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泰州低凸起及周缘地区油藏地质研究基础上,以含油气系统理论为指导,运用晚期(二次)生烃、晚期动态成藏等研究方法,对油气聚集方式、油气成藏模式和油气藏类型等进行研究认为,该区油气成藏有3种主要的运移聚集方式、3种主要的油气成藏模式,油气成藏类型主要以低凸起边缘的断阶带断块油藏和古潜山带边缘的古潜山披覆型油气藏为主,指出了该区进行油气勘探的前景,对研究区进一步油气勘探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工业电解槽内铝损失的控制步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工业电解槽内铝的再氧化反应是导致电流效率降低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从理论上阐明其机理有助于寻找提高电流效率的有效途径,从而可以增产与节电。由于实验室小槽难  相似文献   
3.
苏北盆地白驹凹陷油气富集规律与成藏模式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白驹凹陷洋心次凹自2005年投入勘探以来,已发现多个小断块油气藏。为认识其油气富集与成藏模式,提高勘探成功率,以油气富集规律与成藏模式分析为主线,通过烃源岩评价及成熟期分析、圈闭类型划分,研究了断层对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岩浆岩活动与油气成藏的关系。结果认为:①白驹凹陷洋心次凹发育成熟的古近系泰州组陆相湖盆泥质烃源岩,其油气具有晚期成藏的特点,渐新世末的盐城期是陆相油气源的主要运移、聚集及成藏期,断裂形成的复杂小断块圈闭类型是油气聚集的主要场所;②贯穿生油深洼的大断层是沟通主力油源区的主要油气通道,油气以断层和砂体为运移通道,就近运移与聚集成藏;③成藏类型为岩性+断块、断块+岩性等的多种圈闭组合的小断块层状砂岩低渗高凝油藏,岩浆活动有利于提高地温梯度,对油气运移、聚集不起破坏作用。结论指出:洋心次凹进一步勘探的重点应以泰州组一段为主,阜宁组一段为辅,若在"油源、储层、圈闭"三者配置条件好的地区找到匹配比较理想的圈闭,将有希望获得新的油气发现。  相似文献   
4.
南鄱阳坳陷是一个典型的叠合型盆地,中、古生界海相具有较好的油气成藏条件;晚期生烃、晚期动态成藏是其主要生烃成藏模式,晚燕山一喜马拉雅运动是油气运聚成藏的主要控制因素,可形成多种类型的油气藏。近期勘探应立足多层系、多类型油气成藏特点,以二甲村凹陷为主攻方向,构造圈闭为首选钻探目标,进行立体勘探。  相似文献   
5.
首先对MMUSIC算法进行了分析和仿真,然后重点讨论了阵元位置误差对MMUSIC算法测向性能的影响,并以均匀直线阵为例进行了仿真实验。从理论推导和仿真结果可以看出,天线阵阵元位置误差严重影响着MMUSIC算法测向性能,得出了有用结论。  相似文献   
6.
苏北盆地泰州低凸起早期的古潜山勘探未能获得实质性工业油气突破,中-古生界海相油气勘探前景不明。为此,在总结前人勘探实践和油气地质认识的基础上,以含油气系统理论为指导,运用晚期(二次)生烃、晚期动态成藏等研究方法,分析了该区油气勘探前景,筛选并初步评价了下一步勘探的有利区块,结论认为:①低凸起两侧生油凹陷具有较良好的陆相烃源供给条件;低凸起上残存有多套海相烃源层,具有现实的晚期(二次)生烃能力,可作为重要的油气源,其海相古生界泥页岩烃源岩尚具有形成页岩气藏的有利地质条件,三垛期末-盐城期是海相烃源和陆相油气源的主要运移、聚集及成藏期;②发育多套储集岩,储层物性参数相对较好,属于中-较好储层,可分出孔隙、裂隙、孔隙-裂隙复合型、溶蚀孔洞型等4种基本的储集类型;③以印支-晚燕山构造不整合面上下层位为储层可以构成3种生储盖组合,中燕山期以来的陆相区域沉积盖层构筑了晚期较良好的整体封闭保存条件,是油气运移、聚集的有利指向区,可形成陆相“新生古储”古潜山油气藏和晚期海相烃源岩二次生烃造就的“古生古储”、“古生新储”之重建型海相油气藏及页岩气藏,具有一定的油气勘探前景;④勘探思路上应油气并举,立体勘探,以寻找古潜山披覆型油气藏和古生界构造型油气藏为主,兼探页岩气藏;⑤选区评价认为北部古潜山构造带是最有利的勘探区带,可作为勘探突破首选目标区带。  相似文献   
7.
苏北盆地洪泽凹陷仅古近系阜宁组四段浅湖—半深湖暗色泥岩可以成为烃源岩,其中TOC为0.4-0.6%、Ro为0.40.8%的烃源岩占大部分,TOC为0.6-2.0%、Ro为0.8-1.1%的烃源岩占小部分,且分布局限,导致生烃量少、运移距离短、烃源紧张,属于较为典型的贫油凹陷,加之生储盖时空匹配条件较差,增加了油气勘探难度.通过对烃源岩详细深入研究,认为在凹陷局部地区存在有效烃源岩,与储盖匹配条件较好,可能形成岩性—构造、构造—岩性和岩性等类非构造油藏.从而扩大油气勘探视野,指明油气勘探方向.除了勘探常规油藏,在烃源岩研究基础上并利用油气检测等新技术下凹涉略复合油藏、岩性等非构造油藏勘探领域.  相似文献   
8.
超宽带无线通信是一种采用脉冲调制的无线通信方式,具有高系统容量、良好的抗多径能力和低功耗低成本的特点。本文对无线通信技术的基本定义进行了阐述,重点介绍了其性能特点和研究现状,并讨论了其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