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石油天然气   2篇
无线电   14篇
  2021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0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年来基站被盗日益严重,基站的防盗措施也成为关注的焦点。本文通过分析基站被盗的特点,结合自建宏蜂窝机房和室外射频拉远基站对无线基站的防盗措施给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2.
NB-IoT(窄带蜂窝物联网)是目前发展最为迅猛的技术之一。文章结合NB-IoT的海量连接、超低功耗、广/深覆盖、低成本、安全性五大技术特点,对NB-Io T的应用场景进行展望。对公共事业、智慧城市、生活消费、工业应用、智慧建筑、智慧物流、农业与环境等多个场景的具体应用进行分析,提出可行的应用模式,为今后NB-IoT的应用发展提出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3.
校园网络建设一直是网络建设中的重点和难点。尤其随着3G业务的推广和普及,数据业务给现有网络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如何在快速发展校园用户的同时更好地应对数据业务,这给网络建设提出了新的考验。文章结合CDMA(码分多址)网络的特点,分析研究校园网建设的特点,结合案例分析提出了校园网建设的一些思路和解决策略。  相似文献   
4.
铁塔公司成立后,接收了三大运营商庞大的铁塔及站点资源,大力推动了电信基础设施的共建共享建设,减少了重复投资和资源浪费。然而,如何整合三大运营商庞大的铁塔及站点资源、节能减排、节资增收是铁塔公司接下来亟待解决的问题。文章从社会效益、企业效益、环境保护等方面论述基站存量资源整合的必要性和重要性。通过对无线环境、塔桅、电源、机房空间、空调等多个影响基站存量资源整合的因素进行分析,提出解决问题的策略,并对基站存量资源整合的实施步骤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5.
如何提升室内分布系统的话务吸收能力,解决室内外基站话务失衡问题,提升网络质量和资源利用率是目前运营商关注的焦点。文章针对目前室内分布系统吸收话务量能力低以及室内外话务失衡的现状进行分析,对分布系统的组网策略和建设思路进行研究,从技术手段应用、信源配置、频率组网策略、设计与规划、共享共建等方面提出了解决策略和方法。  相似文献   
6.
苏雄生 《电信快报》2014,(10):13-16
在LTE时代,小基站在网络部署中正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LTE小基站解决了新建站址匮乏的难题,弥补了LTE高频段损耗大、覆盖较差的劣势,除了能完善网络中的覆盖盲区,在提供大带宽数据业务等方面也发挥着更重要的作用。文章介绍目前网络中常用的小基站类型,结合案例分析提出小基站的建设策略,并提出解决基站小区间干扰协调的措施和手段。  相似文献   
7.
数据业务爆炸式的增长推动了4G时代的来临,而4G网络建设也对无线网络组网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各种类型的设备不断涌现,BBU+RRU(基带处理单元+射频拉远模块)分布式基站成为了4G组网建设的主流。文章对BBU组网方案的就近放置和集中放置两种设置模式的优劣进行分析,结合案例论述如何确定最优BBU组网方案的流程及注意事项,并提出BBU采用集中放置模式相关配套建设的策略和建议。  相似文献   
8.
为了探讨液化石油气储罐鼓包原因,阐述了氢诱发裂纹的产生机理,分析了16MnR钢液化石油气储罐氢鼓包的影响因素,指出高浓度的硫化氢和一定的水分是导致16MnR钢制储罐分层和鼓包的直接原因。钢中存在分层缺陷,杂质含量越多,带状MnS的数量越多,夹杂物越长,氢浓度越高,材料产生氢鼓包的敏感性越大。最后针对储罐鼓包提出了预防和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9.
室内覆盖是广电700M网络建设后的建设重点,应采取分阶段分场景的策略进行部署。室内覆盖可分为覆盖需求、质量需求和容量需求三个层面。文章对品牌形象宣传区域、高价值/高流量区域楼宇、大型场馆、高校校园、居民住宅区、地铁、电梯/地下室等七个场景的部署进行分析,并探讨采用不同频率的有源和无源分布系统等手段进行室内覆盖建设和室内覆盖建设的整体流程。  相似文献   
10.
随着电信行业重组,国内形成了三大电信运营商相互竞争的格局。为了减少各运营商电信基础设施的重复建设,提高电信设施利用率,共建共享建设模式得到大力推动。文章对共建共享的基本原则和建设流程进行分析,探讨运营商共建共享室内分布系统的方法和模式,为运营商之间共建共享提供一些有效的解决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