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1篇
电工技术   2篇
综合类   2篇
无线电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61 毫秒
1
1.
韩金辉  蒋亚伟  张小件  梁琨  李知铮  董兴浩  李楠 《红外与激光工程》2021,50(2):20200146-1-20200146-10
在红外制导、预警等领域,高检测率、低虚警率和高实时性地检测出红外小目标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际意义。提出了一种采用三层窗口局部对比度的红外小目标检测方法,该三层窗口可以通过单尺度计算解决不同尺度小目标的检测难题,提高检测的实时性。同时,通过在对比度计算前、对比度计算中和对比度计算后等环节中分别对真实目标进行增强、对复杂背景进行抑制,实现提高检测率、降低虚警率的目的。在若干红外序列和图像中进行实验验证表明,相比8种现有算法而言,该方法可以取得更好的检测率和虚警率,其平均耗时仅为某些多尺度算法的1/3~1/2左右。  相似文献   
2.
车顶避雷器是动车组牵引供电系统的重要保护设备.由于列车运行速度快、天气条件复杂且接触网过电压频发,车顶避雷器故障时有发生,影响铁路系统正常运行.该文搭建了动车组车顶避雷器荧光光纤温度测量系统,研究了避雷器在持续运行电压和操作冲击过电压2种工况下,不同位置氧化锌阀片的温度变化.建立了车顶避雷器有限元仿真模型,对避雷器开展...  相似文献   
3.
针对复杂背景和低信杂比条件下的红外弱小目标检测难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局部对比度机制的红外弱小目标检测方法。该方法提出了一个包含中心层、中间层和最外层的3层窗口,可以使用单尺度计算完成不同尺度弱小目标的检测。首先,对中心层引入匹配滤波思想,有针对性地增强真实目标;同时,提出最接近滤波原则,对最外层进行背景估计,以缓解目标靠近边缘时的检测难题;然后,在目标增强结果与背景估计结果之间进行比差联合的对比度计算,达到同时增强目标和抑制背景的目的;最后,通过自适应阈值分割,提取真实目标。实验结果表明,相比现有算法而言,该算法可更好地增强目标、抑制复杂背景,且原理简洁易实现,可有效减少运算量。  相似文献   
4.
动车组牵引供电系统经常遭受过电压冲击。作为车载电气设备的重要保护装置,车顶避雷器的工作环境相比电力系统更加恶劣。近年来,动车组车顶避雷器的炸裂故障时有发生,严重危害高速铁路的安全运行。为了研究避雷器发生炸裂的内在原因,针对正常、缺陷、炸裂三种状态的车顶避雷器开展整体电气性能试验和解体试验研究。通过直流参考电压测试、泄漏电流测试、扫描电镜测试和EDS能谱测试,获得了正常、缺陷和炸裂避雷器的宏观和微观特征,对车顶避雷器炸裂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预防措施。研究结果表明,动车组车顶避雷器在长期运行过程中,可能发生阀片受潮,阀片铝电极层和侧面绝缘层可能发生劣化,形成安全隐患。有必要提高车顶避雷器的密封性能要求,并优化检修流程,以减少避雷器的炸裂故障。  相似文献   
5.
鸟巢类故障是涉鸟故障中造成输电线路跳闸的主要原因之一,为研究巢材闪络与雨水的电导率、巢材的长度及其空间位置等因素的关系,论文测量了不同种类及湿度下巢材的电阻,研究了影响巢材导电性能的因素;模拟巢材在杆塔上的情况,研究了导线-杆塔间隙中有巢材时的闪络特性;建立了110 kV酒杯型杆塔边相的三维仿真模型,研究了巢材对空气间隙电场畸变的影响。结果表明:喷淋在巢材上的雨水模拟液电导率越大,其在固定间隙距离下的间隙击穿电压和击穿场强越小;严重情况下,巢材与均压环的击穿平均场强为3.96 kV/cm,可以等效为棒-棒间隙的击穿过程。论文研究结论可为输电线路鸟巢类故障防治和闪络预警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为研究搭接在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上塑料薄膜的放电现象,并解释某±800 kV特高压线路闪络故障原因,通过分析塑料薄膜表面3个典型区域等值盐密研究了闪络电压与塑料薄膜干燥和淋雨、平铺与卷起状态的关系,并进行了1.0 m、2.0 m和11.5 m 3种间隙距离下的闪络特性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表面湿润状态下,当间隙距离为1.0 m和2.0 m时,塑料薄膜平铺与卷起时的间隙闪络电位梯度分别为1.22 kV/cm和0.96 kV/cm、0.82 kV/cm和0.7 kV/cm;当间隙距离为11.5 m时,潮湿塑料薄膜的间隙闪络电位梯度为0.56 kV/cm。在受潮条件下,塑料薄膜卷起相比平铺更容易发生闪络,平均闪络电位梯度随距离增加而呈下降趋势。最后还对某±800 kV特高压现场线路因塑料薄膜短接导致3次重启均不成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