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50篇
  免费   418篇
  国内免费   320篇
电工技术   460篇
综合类   509篇
化学工业   830篇
金属工艺   355篇
机械仪表   536篇
建筑科学   884篇
矿业工程   263篇
能源动力   170篇
轻工业   815篇
水利工程   322篇
石油天然气   398篇
武器工业   39篇
无线电   1052篇
一般工业技术   522篇
冶金工业   266篇
原子能技术   101篇
自动化技术   666篇
  2024年   38篇
  2023年   165篇
  2022年   132篇
  2021年   156篇
  2020年   172篇
  2019年   195篇
  2018年   218篇
  2017年   103篇
  2016年   111篇
  2015年   168篇
  2014年   377篇
  2013年   266篇
  2012年   297篇
  2011年   315篇
  2010年   285篇
  2009年   273篇
  2008年   282篇
  2007年   378篇
  2006年   293篇
  2005年   290篇
  2004年   244篇
  2003年   295篇
  2002年   242篇
  2001年   318篇
  2000年   286篇
  1999年   301篇
  1998年   194篇
  1997年   206篇
  1996年   198篇
  1995年   157篇
  1994年   151篇
  1993年   134篇
  1992年   150篇
  1991年   162篇
  1990年   151篇
  1989年   113篇
  1988年   53篇
  1987年   37篇
  1986年   34篇
  1985年   39篇
  1984年   34篇
  1983年   31篇
  1982年   21篇
  1981年   20篇
  1980年   35篇
  1979年   19篇
  1978年   9篇
  1977年   5篇
  1958年   6篇
  1957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81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2.
3.
4.
5.
小型压水堆功率神经网络预测控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相似文献   
6.
成功合成了2种金属有机框架材料,并探究其在CO2电催化还原反应中的应用。结果表明,二维ZIF-L催化剂的CO2电催化还原活性、选择性和稳定性显著高于ZIF-7。在-1.3 V(vs.RHE)时,CO法拉第效率可达78.5%,是相同电势下ZIF-7的近2倍;CO的电流密度为16.8 mA/cm2,高于文献中报道的Zn基MOFs上CO的电流密度值。二维ZIF-L催化剂独特的孔腔结构有利于CO2的吸附,从而有效催化CO2电还原。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分析电抗器因制造工艺导致少匝和极限工艺偏差时600Hz损耗,提出高频损耗可作为电抗器制造缺陷的检测手段及其适用范围,并以600Hz的实测损耗与理论损耗之比是否超过1.5作为判据,以同组任两台损耗之比是否超过1.5作为辅助判据,同时列举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8.
张菽浪 《特钢技术》2006,11(1):13-13
攀西地区蕴藏着丰富的钒钛磁铁矿,但到目前为止,矿石中所含的钛资源利用率十分低下,从原矿到钛精矿的钛收得率仅为7%左右。原矿中约有50%的钛进入了攀钢特有的高钛型高炉渣中,其TiO2含量为20—26%,已堆存的高炉渣中约有1300多万吨TiO2,且每年新增至少60万吨TiO2。这种高钛型高炉渣作为提钛原料其含钛量太低,如何有效提取或利用其中宝贵的钛资源是一个难度极大且非常重要的课题。本文对过去所做过的提钛技术研究进行了全面回顾,探讨了一些关键问题,以期明确今后提钛研究的方向和工作重点。  相似文献   
9.
甲磺酸铜催化合成草酸二异戊酯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制备了甲磺酸铜催化剂,对其结构进行了IR和热重分析,并用于催化草酸和异戊醇的酯化反应。结果表明,甲磺酸铜具有催化活性高、稳定,易分离,重复使用性能优良,对环境友好的特点。最佳酯化工艺条件为:n(异戊醇):n(草酸)=2.8:1,w(甲磺酸铜)=0.3%,以过量的异戊醇为带水剂,回流反应2.0 h,酯化率可达到96.8%。  相似文献   
10.
我国炼油石化产业应对石油短缺时代的科技对策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我国石油消费的增长趋势和石油的增产潜力,指出持续增长的需求和相对稳定的产量使我国对国际石油的依存度越来越高。综合了国际能源机构、能源经济学家和石油地质学家对世界石油供应前景的预测结果,认为世界石油短缺的时代并不遥远。提出了我国炼油石化产业应对世界石油供应短缺时代的科技对策:(I)抓紧开发和完善充分利用石油资源生产运输燃料和石化原料技术;(2)开发用煤炭、石油焦、沥青制氢和炼油过程耦合的廉价氢源技术和用氢优化技术;(3)开发炼油石化过程节能降耗技术;(4)开发天然气及煤制油、甲醇制乙烯、丙烯技术;(5)开发利用生物质生产车用替代燃料、生物材料和生物化学品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