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2篇
无线电   5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1 毫秒
1
1.
近年来,临近空间通信网络开始成为新的研究热点,但对临近空间通信网多址接入协议的研究较少,且已发表的论文仅关注固定终端。为解决移动终端对临近空间物理链路资源有效共享的问题,提出一种随机预约/按需分配多址接入协议(RA/DAMA),运用排队理论对其平均时延公式进行了推导,并利用OPNET软件进行了仿真分析。仿真结果表明,随着网络负载的增加,网络的平均时延越来越大;相同的网络负载情况下,时帧周期越长,网络的平均时延越大,且时延性能越不稳定。  相似文献   
2.
信息时代的到来推动了宽带技术的快速发展,而光纤成为宽带通信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利用光倍频技术实现微波副载波更是光通信行业的热点,在此基础上就传统的光倍频技术进行改进,建立基于强度调制器和MzI的新型倍频系统,进而分析了系统实现原理和性能,重点对该技术中色散的影响进行研究与分析。  相似文献   
3.
在未来空战中,为实现作战机群之间的超视距通信,提出将临近空间通信平台引入战场。首先结合作战机群战场通信的实际情况,设计了临近空间通信网的网络结构;在此基础上,参考开放系统互连体系(OSI)协议模型和数据链的通信协议模型,设计了临近空间通信网的协议结构;最后对影响临近空间通信网络作战性能的指标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临近空间通信网体系结构的设计具有工程上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4.
信息时代的到来推动了宽带技术的快速发展,而光纤成为宽带通信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利用光倍频技术实现微波副载波更是光通信行业的热点,在此基础上就传统的光倍频技术进行改进,建立基于强度调制器和MZI的新型倍频系统,进而分析了系统实现原理和性能,重点对该技术中色散的影响进行研究与分析。  相似文献   
5.
双谱二次特征在雷达信号识别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利用常规参数进行复杂体制雷达辐射源信号识别存在的问题,提出将信号双谱作为雷达辐射源特征参数,并将Bhattacharyya分离度准则作为双谱的二次特征提取的算法.利用双谱分析可以完全抑制高斯有色噪声对信号的影响,同时保留信号的幅度和相位信息的特点,提高雷达辐射源特征参数的有效性;针对信号双谱中包含许多对识别辐射源不起显著作用的双谱和与辐射源识别无关的冗余双谱,将Bhattacharyya距离作为双谱二次特征提取的依据,将具有最强类可分离度的双谱提取出来作为信号的特征参数.仿真结果表明,提取的双谱二次特征具备一定的抗噪能力,在较宽信噪比范围内能够较好地体现辐射源之间的个体差异,平均识别正确率可达到95%.  相似文献   
6.
随着信息化社会的到来,微波光纤传输(ROF)系统中微波副载波的实现技术已成为通信行业的研究热点。本文介绍了一种改进式的光倍频技术(OFM)——基于强度调制器和MZI的倍频技术。  相似文献   
7.
位同步是数字通信中最基本和最重要的环节。DMR标准建议的位同步算法在弱信号情况下的同步能力不够强,失步、重新建立同步都会中断通信,最坏情况下会导致通信失败。针对这一情况,提出了一种新的改进同步算法,并对其在弱信号环境的性能进行了仿真测试,获得了显著的改善效果。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