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无线电   9篇
  2016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Er:YAG激光辐射后不同牙本质粘结界面的微观形态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比较了Er:YAG激光辐射对不同类型牙本质粘结效果的影响。选用正常牙本质(ND)和龋病影响牙本质(CAD),经Er:YAG激光辐射后,分别以不同方式处理牙本质表面:质量分数为38%的磷酸酸蚀(磷酸组),低剂量Er:YAG激光辐射(激光组)和空白处理(对照组)。应用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观察牙本质粘结界面超微结构。结果表明,Er:YAG激光辐射后,不同方式处理同种牙本质和相同方式处理不同牙本质后粘结层厚度均无差别(显著性水平p>0.05),粘结树脂突长度有差别(p<0.05),其中ND组大于CAD组,质量分数为38%的磷酸酸蚀组的最大,低剂量激光辐射组的居中,对照组的最小。所以Er:YAG激光辐射正常牙本质后,经质量分数为38%的磷酸酸蚀处理,牙本质粘结界面的渗透性最好,可形成理想的树脂突。  相似文献   
2.
激光辐照生物组织消融过程中由于工作距离的变化引起的离焦现象对消融效果具有重要影响。以新鲜离体牛胫骨组织为实验样品,置于一维电动平移台上,移动速度为5.5mm/s;脉冲CO2激光(10.64μm)平行光束经一可移动聚焦透镜后垂直辐照样品表面,光斑直径为200μm。实验时通过移动聚焦透镜位置改变焦点位置,实现消融过程动态聚焦。激光辐照功率为6W,脉冲频率为420Hz,水喷雾协同工作,喷水速度为5.5mL/min。辐照后,利用扫描电镜观察消融凹槽微结构,用光学相干层析成像(OCT)技术测量消融凹槽深度。结果表明,动态聚焦条件可显著提高消融速率,消融深度随等效脉冲数增加而增加,消融速率呈减小趋势;在动态聚焦条件下获得的消融凹槽的表面形貌和微结构较离焦条件下更不规则。  相似文献   
3.
评估脉冲CO2激光和Er:YAG激光用于颅骨组织消融的可行性与有效性.以健康新西兰兔为实验动物,常规手术暴露颅盖骨组织,并置于由计算机自动控制的一维电动平移台上,调节工作距离和扫描速率,分别用两种激光进行非接触式垂直扫描照射,获得长约3 cm的消融凹槽.以电钻为对照组,肉跟和显微镜观察切削凹槽形貌和形态学改变;常规病理切片并摄取图像,测量切削凹槽截面几何尺寸和不同部位热损伤厚度,分析比较两种波长激光的消融率和消融效率.结果表明,两种激光都可以用于骨头的切削,并产生类似电钻的切削效果.脉冲CO2激光的消融率高于Er:YAG激光,但热损伤严重;Er:YAG激光可以获得更高的消融效率和更小的热损伤,其切削效果优于脉冲CO2激光.此外,血液对光的吸收会影响消融效率和热损伤,临床应用中必须尽量减少出血量.  相似文献   
4.
活体移植肾脏的OCT光学监测新技术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肾脏移植是救治终末期肾病(ESRD,end-stage re nal disease)患者的最佳方法。缺血造成的急 性肾小管坏死(ATN,acute tubular necrosis)是导致受体移植肾脏功能延迟恢复(DGF,d elayed graft function)和肾脏移植失败的主要因素。目前还没有一种能够准确地判定供 体肾脏是否发生ATN的无损方法。光学相干层析成像术(OCT)是一种新兴的医学成像技 术,可以对生物组织微小结构进行实时无损高分辨率成像。本文对肾脏移植过程中的光学相 干成像评估活体移植肾脏活性的新方法和技术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5.
通过离体牙实验,采用Er:YAG激光和Er,Cr:YSGG激光对人恒牙牙釉质进行消融阈值的实验研究.使用渐增的2~10 J/cm2能量密度对70个牙釉质样本进行辐照,应用体视显微镜和扫描电镜观察辐照后牙釉质表面的形态改变.结果表明,Er:YAG激光和Er,Cr:YSGG激光均能有效地消融牙釉质,Er:YAG激光消融牙釉质的阈值为3.19~4.36 J/cm2,Er,Cr:YSGG激光消融牙釉质的阚值为4.12~4.80 J/cm2.  相似文献   
6.
评估组织表面附着水膜层对激光骨硬组织消融效果的影响。以新鲜离体牛胫骨组织为实验样品,置于速度为12 mm/s的一维电动平移台上,分别在有附着和无附着水膜层情况下使用脉冲CO2激光进行垂直照射,来回扫描5次。激光波长10.64μm,脉冲频率60 Hz,能量密度范围18~84 J/cm2,光斑直径400μm,水膜层厚度0.4 mm。辐照后,利用体视显微镜和扫描电镜(SEM)观察消融凹槽表面形貌改变和微结构变化,利用光学相干层析成像(OCT)技术测量消融凹槽深度。结果表明,组织表面附着水膜层可减少激光骨消融过程产生的碳化和热损伤,有利于清洁消融凹槽,且辐射曝光量为50 J/cm2和70 J/cm2时附着水膜层可提高消融速率。  相似文献   
7.
回顾了"激光钻"的发展历程,归纳总结了牙硬组织的光学性质及牙硬组织与激光的相互作用方式和机制,综述了激光在牙釉质、牙本质、牙结石和牙槽骨等硬组织上的应用研究动态和最新进展,并对其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进行了探讨。分析表明:硬组织激光消融技术在牙科存在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不同离焦条件对骨硬组织激光消融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张先增  谢树森  詹振林  叶青 《中国激光》2008,35(7):1116-1120
评估了不同离焦辐照条件对脉冲CO2激光骨硬组织消融的影响。实验样品为新鲜离体牛胫骨组织,置于由计算机自动控制的一维电动平移台上。调节工作距离,分别在光束聚焦平面前后光斑尺寸约为510μm处进行非接触式垂直照射。脉冲CO2激光波长为10.64μm,脉冲频率为60 Hz,能量密度范围5~45 J/cm2。平移台移动速度为20 mm/s,重复扫描6次。肉眼和显微镜观察组织样品形态学变化,常规组织病理切片处理,苏木精-伊红(HE)染色,共焦扫描显微镜观察并摄取图像。运用测量软件测量骨样品消融凹陷的几何尺寸,获得切口宽度、深度和切口截面积随辐射曝光量的变化关系。结果表明,脉冲CO2激光可以应用于骨头等硬组织的切割,不同的离焦辐照条件对组织消融效果具有重要影响;在临床上,为获得窄且深的消融切口和高的消融率,可以稍微将光束聚焦在组织表面下方。  相似文献   
9.
采用脉冲CO2激光,对离体猪颞骨组织进行了消融实验研究.辐照用激光功率从1 W逐渐增大到22 W,重复频率为60 Hz,光斑直径为1.40 mm.样品辐照后,用读数显微镜和光学相干层析成像(OCT)技术对弹坑形态特征进行测量,结果表明,脉冲CO2激光能够有效消融骨组织.实验获得消融弹坑直径和消融深度随激光能量密度的变化关系,并确定脉冲CO2激光对猪颞骨的消融阈值范围为16~21 mJ/mm2.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