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综合类   2篇
金属工艺   2篇
轻工业   1篇
无线电   12篇
一般工业技术   1篇
原子能技术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2.
3.
为了研究自卸车副车架设计及动态特性,以重型自卸车副车架为原型,利用SOLIDWORKS软件建立了边梁式副车架计算模型,应用ABAQUS有限元软件的模态分析方法对其动力学特征参数进行了分析,计算了副车架在约束状态下的固有频率及振型.结果表明,该车副车架固有频率避开了路面及发动机产生的激振频率,不会发生共振,但管梁处存在较大的局部振动,易产生疲劳破坏,分析数据可为重型自卸车副车架优化改进提供理论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4.
CT迭代重建算法多用于投影数据不完备的情况,但迭代重建算法在普通计算机上的计算非常耗时,主要源于需要反复地进行投影与反投影计算。为此,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NVIDIA统一计算设备架构(CUDA)的联合代数重建加速方法。采用基于射线驱动和基于体素驱动的方法分别加速投影与反投影过程。试验结果显示,在不影响重建图像质量的基础上,重建时间大大减少,具有工程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电子枪是耦合腔行波管的核心部件之一,枪的电子束参数对行波管工作性能有重要影响。在使用PIC软件设计一S波段耦合腔行波管时,对电子枪进行了数值模拟,构建了行波管的三维整管计算模型,该模型包含电子枪、慢波结构、微波输入输出耦合器等部件,模拟了该S波段行波管整管的大信号注波互作用过程。模拟结果表明:在2.0~2.3GHz工作频带内,该行波管的连续波输出功率达5.9kW,效率为24%。整管模拟为行波管设计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6.
行波管中注波互作用的特点是电子的速度调制、群聚及其与高频场的能量转换等过程沿整个慢波结构连续且同时进行,这是行波管可以在很宽频带内得到大输出功率的原因。在研究冷腔特性的基础上,使用三维PIC粒子模拟软件定量分析了耦合腔行波管的大信号注波互作用过程,完成了X波段连续波行波管的设计。设计参数:工作频率7.18.5GHz,带宽18%,最大输出功率3kW。  相似文献   
7.
陈雄  岳二俊  许州 《数字通信》2000,27(2):56-57,62
提出了一种倍增波分复用星形网络用户数的方案,其特点是在N×N中央星形耦合器和每一用户之间只用一根光纤连接,取代传统的2纤连接方式,使支持的用户数从N增加为2N-4,而其硬件结构只需增加2个光放大器和2个宽带光滤波器.  相似文献   
8.
为满足材料和生物医学等研究需要,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中物院)提出了高平均功率太赫兹自由电子激光(THz FEL)用户装置研制项目。该装置采用准连续波运行的工作模式,太赫兹平均功率约为10 W。通过调节电子束能量和摇摆器的磁场强度,装置输出波长可在100μm(3 THz)~300μm(1 THz)进行调节,以满足不同用户的研究需要。装置主要包括电子源、主加速器、混合型摇摆器、激光谐振腔、太赫兹传输与探测系统等。装置将使用直流高压光阴极注入器作为电子源,主加速器为超导加速器,超导加速器后的电子束能量约8 MeV。该装置将建立成为一个用户装置。  相似文献   
9.
叶胤  许州 《电信技术》2003,(2):37-38
1引言移动公司从电信公司分离出来后,传输电路全部都是租用电信公司的。由于建设传输主干部分能退租的电路数较多,投资效益较好,因此移动公司首先要完成干线传输、本地局间传输以及互联互通传输等网络的建设。为提高网络质量,增强竞争力,并适应未来的发展,移动公司需要扩大无线覆盖范围并对无线网络进行优化,许多GSM基站需要新建或搬迁。此外,移动公司将开展3G业务和宽带数据业务,需要新增3G基站和数据接入节点,这些站点都需要较大的传输带宽。由于新增站点所在位置并非都是电信局所或电信接入网点,而且某些电信节点提供的传输…  相似文献   
10.
全光通信网络中 ,光通信连接是透明的 ,可以承载不同格式和速率的信号。文中着重研究全光网络中光通道连接的控制机制 ,提出了波长路由光网络的分布式控制方案 ,从而实现光通道连接的可靠建立和拆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