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0篇
无线电   2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1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景岩  许立东 《通信世界》2004,(44):28-29
一、投资的现状与趋势 1.回顾固定资产投资:整体平稳近几年中国电信业固定资产投资情况如图1所示。  相似文献   
2.
移动互联网时代,传统电信业面临被旁路和边缘化的风险移动互联网给传统电信业带来了巨大冲击,新形势下传统电信业面临着业务模式、商业模式和资源发展模式更新的严峻挑战。——通信领域仅存的业务创新优势和用户感知优势受到颠覆  相似文献   
3.
多年以来,我国电信业(本文的电信业指基础电信运营业)以远高于GDP的速度增长,对打破通信基础设施瓶颈、拉动国民经济较快增长、助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促进两化融合和繁荣人民生活都做出了卓越贡献,电信业也因此被冠以国民经济“基础性、先导性和战略性”行业之名。然而,从2007年开始,电信业收入增速(11.2%)首次低于GDP增速(11.9%);2008年,  相似文献   
4.
针对业内争论已久的"批零倒挂"问题,近日工信部发布相关文件,通过批发价对标基准、调整频次、常态化工作机制的规定,构建了批发价与零售价动态调整的长效机制,实现了突破. 2016年1月6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关于移动通信转售业务批发价格调整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这是我国移动通信转售业务发展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政策文件.批发价问题,是我国移动通信转售业务发展过程中最关键、最核心的问题之一.政府主管部门颁发指导意见,将会推动生态环境进一步完善,促进移动通信转售业务加快发展.  相似文献   
5.
许立东 《移动通信》2004,28(5):34-36
运营商、终端厂商(分销渠道)和用户构成了传统的电信业价值链。运营商集网络和业务为一体,为用户提供端到端的服务,在信息传送过程中,并不增加新的信息。各价值链成员间的界面很清晰,分别处在不同的上下游位置,各司其职,各利益主体关系较为松散,运营商通过垂直的整合控制着整个价值链。  相似文献   
6.
经过初期探索,2016年领先转售企业已实现群体突破,截至2016年12月底我国移动转信用户规模超过4300万户.进入2017年,预计我国移动转售业务将呈现8方面特点. 第一,政府对用户实名制落实情况仍然严格监管.2016年政府部门多次下发文件,对转信企业落实用户实名制提出了具体要求.转售企业态度上高度重视,从检查结果看也取得了积极进展,但是与政府要求的2016年底100%实名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  相似文献   
7.
许立东 《通信世界》2017,(23):24-25
2017年上半年,我国移动转售业务稳步发展,不仅用户规模于6月底达到了5193万户,而且更多企业实现了当季或者累计盈利,市场管理也趋于规范.面向未来,随着用户规模的积累,整个行业发展将从用户扩张阶段转向价值追求阶段. 用户规模突破5000万盈利状况大为改善 2017年上半年,我国移动通信转售用户平稳增长,在5月超过了5000万大关.同时,市场格局的集中化程度进一步加强,行业盈利能力大为改善.  相似文献   
8.
全球电信运营商转型缓慢推进 判断电信运营商转型成功与否,从绩效指标来看,可依据收人增长和利润水平来判断.即运营商能否通过业务、网络、IT和商务模式的同步转型,实现新业务快速增长以替代日益减少的传统核心电信业务,带动整体收人适度增长,并且利润水平维持在较好状态.  相似文献   
9.
移动互联网时代,传统电信业面临被旁路和边缘化的风险 移动互联网给传统电信业带来了巨大冲击,新形势下传统电信业面临着业务模式、商业模式和资源发展模式更新的严峻挑战。——通信领域仅存的业务创新优势和用户感知优势受到颠覆性冲击  相似文献   
10.
虚拟运营     
推荐理由:"虚拟运营"模式的推出,是我国电信行业改革的一项重大举措。自2013年1月《移动转售业务试点方案》征求意见稿发布之日起,便引起了行业内外甚至国内外的广泛而热切的关注。民营资本的进入,将通过灵活性的商业模式和服务方式,为电信市场带来更多差异化、个性化的产品,带动市场竞争和产业格局的调整和突破,推进新一轮的行业创新和增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