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2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化学工业   2篇
金属工艺   1篇
机械仪表   1篇
建筑科学   2篇
轻工业   2篇
石油天然气   1篇
无线电   68篇
一般工业技术   3篇
自动化技术   5篇
  2024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8篇
  2005年   28篇
  2004年   11篇
  2002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难忘今宵     
每当人们在谈论有关大都会歌剧院的话题时,詹姆斯一列文(James Levine)这个名字会不绝于耳。从20世纪70年代以来,这位多才多艺的乐坛人物是美国人的骄傲,他一直雄居世界一流的纽约大都会歌剧院音乐指导的位置长达20多年,无论是在钢琴演奏还是歌剧及交响乐演奏的指挥上,列文都显得挥洒自如。  相似文献   
2.
惊艳茶花     
一座素白色半半月型的舞台,银灰色皱折纹的弧型幕景,黑白相映的圆盘时钟,一张线条简洁的亮红色三人沙发,这样的场景搭配或许能计人误以为是在参观一次现代派的艺术展,而当俄罗斯美艳歌剧女高音安娜-奈瑞贝科(Anna Netrebko)身着一条嫣红的吊带舞裙闪亮登场时,观众们才会意识到这沣定将是一朵让人过目不忘的惊艳茶花。  相似文献   
3.
歌剧《法尔斯塔夫》(Fa1staff)是博伊托根据莎士比亚的《温莎的风流娘儿们》和《亨利四世》的部分主题改编的,1893年2月9日首演于米兰斯卡拉歌剧院。法尔斯塔夫这样一个全剧中唯一并且能够引发观众思考的角色,他的自白值得回味:“我不仅自身幽默,我还要成为别人乐趣的源头”,这样可笑的自嘲式口吻在我们的眼中未必是鄙夷和粗俗的,虽然他对外界的抨击与指责一概不以为然,但我们对于温莎城中的这个小市民形象代表更愿抱以同情心。  相似文献   
4.
今夜须沉醉     
Decca公司的双张版“Adagios”(柔板系列)已经陆续推出了20多套,可谓是集DECCA历年录音中的慢板乐章精华于大成,是近几年古典音乐普及题材的优秀典范。  相似文献   
5.
谢彤 《现代音响技术》2004,(11):103-103
一些对于歌唱和语言出现的先后之争无法掩盖这样一个事实,欧洲文化的先祖古希腊人将各种美德都归之于音乐——一种感召心灵的神奇威力!公元前9世纪克里特岛的音乐人萨米塔斯教会了多利亚人用太阳神颂歌来驱除斯巴达的瘟疫,合唱的形式便悄然诞生了。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曾深入地发展了关于音乐对于情感和道德的影响之理论,于是当时的各类调式都被赋予了表情意义和精神特  相似文献   
6.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韩愈所倡导的"师承"与"专修"为众人所知晓!历史长河中这一理论已潜移默化在诸多"弟子"求知漫途的脑海深处,若得"师出名门"则是不同凡响,术业若能精益求精就更能显露身份和地位的出众,如此这番已然成为"出人头地"的必经之路,"正统"和"旁门"的渊源出处不得而知,有心者独自思量吧!如今的社会新鲜事务层出不穷,经济和文化的发展以及其他诸多领域中,不时衍生出独特而耐人寻味的"异族",且先不论曲直是非,存在了便一定有它的必然道理.CROSS-0VER(跨界)这一概念也已不是新发明,地理范畴在此不予考虑,那么将它引入现代的音乐世界该引发何等的震动呢?  相似文献   
7.
谢彤 《现代音响技术》2004,(12):103-104
贝多芬的每一部交响乐都是伟大的杰作,你永远可以从中找到更为深刻的内涵,永远可以从它的形式中找到更为丰富的内容,如果我们试着以一种客观的方式去观察贝多芬的世界,那么用海顿或瓦格纳的阐释方式都同样是错误的,只有一个方法,当然这非常困难,那就是“贝多芬”!  相似文献   
8.
知己知彼     
喜欢莫扎特的灵动乐思,奇妙的音符组合,当然还有唯我的快乐感,他的光芒在205年后仍如宇宙中的恒星璀璨而耀眼,2006年注定又是一个莫扎特迷们隆重的庆祝年,更希望让那自然而优雅的情趣播撒到每位爱乐者的心田!  相似文献   
9.
<安魂曲>是莫扎特最后一部未完成的不朽作品,1791年12月5日凌晨莫扎特去世之前,他将创作的意图向助手绪斯迈尔(Sussmayr,F.X.)作了交代.莫扎特没能完成这部富于人道主义色彩的作品,作品不幸言中成了他为自己作的安魂曲.当然各种关于<安魂曲>的传奇、假想、谣言、推测与美好幻想不时吸引着诸多的乐迷,但唯一不变的是莫扎特不愿将一生中穷极潦倒的痛苦显露在自己的音乐世界中,而传达给人们的是他期望的纯净欢乐.这部临终之作尽管运用了阴郁的d小调,但天国的光芒依旧照耀着他,因为上帝永远眷顾这位早逝的英才.  相似文献   
10.
迟暮年华     
既首部作品独幕剧《群妖围舞》在米兰成功上演之后,普契尼于1889年4月21日在米兰史卡拉歌剧院推出了自己的第2部歌剧《埃德加》,或许由于脚本选择的不妥而反应平平,也可以被认为是一种难耐的失败。好在《埃德加》修订版(压缩成3幕)由托斯卡尼尼指挥后来在布宜诺斯艾利斯歌剧院成功上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