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2篇
金属工艺   15篇
水利工程   1篇
无线电   2篇
  2019年   1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6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铝合金的电子束合金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2.
合金元素和热处理对奥氏体热作工具钢机械性能的影响,是由于VC的析出而得以强化的。用Mn代替Ni增加了钢的强度和硬度,因为固溶处理后钢中溶解的C和V含量增加了。0.5%C—10%Cr—8%Ni—13%Mn—2%V的奥氏体钢用1200℃以上的温度固溶处理和700℃经7小时时效可以获得屈服强度σ0.2高于120kg/mm~2和硬度高于HRc45的结果。在形变热处理时,钢在1150~1200℃热轧之后立刻水淬,再在700℃时效,对改善钢的塑性和韧性很有效,因为钢的再结晶会引起晶粒的细化。分步时效处理,C和V含量的增加以及B的加入也可以改善钢的塑性和韧性。  相似文献   
3.
真空渗碳已经经受住了与之俱来的危机。这一工艺已被应用多年,但当与普通的气体渗碳和吸热式气体渗碳比较时,在多数场合却被误解了。提出的问题往往是诸如:“它是怎么一回事?”“我应如何应用它”等问题。此外,关于这种工艺还存在一些错误的概念,过多的碳黑常常被认为是真空渗碳所  相似文献   
4.
采用反应溅射CrSi(W)-N法真空沉积高热阻率元素,在热印头的应用上已取得进展。对该膜系列的温度特性研究及利用dc和脉冲加载法作温度累积试验及步进应力试验而进行的加载研究均表明,特别是在诸如高电阻,低电阻温度系数(TCR)、高温  相似文献   
5.
6.
在这篇文章中报导了多层Si/TiSi_2—Al和Si/TiSi_2(TiN)—W—Al系的研究情况。在研究过程中应用了透射电子显微镜(TEM),X射线微量分析和卢瑟夫反向散射波谱学测定法(RBS)来测定多层膜系的形成条件和分析膜系层的成分,相互扩散情况以及交界面上的结构,从而,揭示形成最大热稳定性多层系的条件。  相似文献   
7.
作者对稳定状态和脉冲方式下退火的金属膜组织转变作过比较。叶在脉冲退火之后金属半导体系相变的独特性能和电子物理性能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8.
人们往往喜欢用碳——氮共渗代替渗碳,因为含氮的渗层显示出更好的淬透性,从而,可使低碳钢制造的小型零件采用油淬。本文报导的结果证明:如果对高速、高温离子渗碳技术加以改进,就可以成功地用于碳—氮共渗。但是,工艺条件必须调整到保证在碳—氮共渗周期的最后阶段既无碳也无氮的损失。这就需要在碳—氮共渗和扩散阶段维持C/N离子的比率,直到工件冷却到低于  相似文献   
9.
本文是对用电子束处理添加Fe、Cr、Ni和Co元素的共晶合金表层的组织结构力学性能变化的研究所提出的报告。由于工艺条件的测定而使理论方法得以发展。  相似文献   
10.
金属材料强化原理基本途径及热处理新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综合论述金属材料强化原理,基本途径及热处理新技术,文章从宏观性能-微观组织结构-材料强化工艺三者的相互依存关系,叙述了各种材料强化的本质、原理与基本途径,对挖掘金属材料的潜力和开发新材料以及发展强化材料热处理新工艺,新技术作了系统论述。对微观强化机制;晶界强化、固溶强化、位错强化、沉积弥散强化、形米热处理强化等的原理和实现工艺的途径作了综合介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