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1篇
机械仪表   3篇
无线电   5篇
自动化技术   2篇
  2021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1年   3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89 毫秒
1
1.
机载雷达吊舱的结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机载吊舱雷达是新的设计领域,吊舱吊挂在运输机机腹下,工作时随载机飞行,飞机对吊舱的体积、重量、外形提出了严格要求,吊舱的工作环境恶劣,其刚度和强度必须满足指标要求,以保证飞行中飞机和设备的安全。吊舱内部装载雷达电子设备系统,功能和接口众多。以某机载雷达吊舱为例介绍了吊舱结构设计应解决的关键结构技术难点,针对吊舱不同部位给出了相应的力学分析结果,为自行设计雷达吊舱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2.
空气板线功分网络是一种随着微波电子技术、计算技术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新型微波功能部件,一般用于雷达天线和馈线系统中,是构成阵列天线的重要部件,要求刚度高、重量轻、密封可靠,文中根据优化理论,对空气板线的主要参数进行了优化设计,并通过有限元分析软件和实验手段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3.
天线作为辐射和接收雷达电磁波的主体,要求有相当高的阵面精度、刚度和强度。本文分析了机动型雷达平面阵列天线结构设计的特点,结合某机动雷达天线系统的设计,着重介绍了在该类天线设计中如何解决机动性与有限空间尺寸,空间与刚度,刚度与重量,高精度与可分解性等诸多矛盾,指出恰当处理这些问题是该类天线设计成功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4.
一、概述圆抛物面天线基本结构形式为骨架+蒙皮结构,其口径 4300mm,由中块( 2100mm)和八个边块组成。中块 850mm以内为铸件,蒙皮也同时铸出。边块与边块之间、边块与中块之间由螺钉连接。蒙皮透孔率28%,用铆钉与背筋固定。辐射器支架为两支杆机构,侧面由两钢索拉紧,除钢索材料为20号钢外,其余均为铝合金材料。和一般单自由度运转的天线不同,本文分析的圆抛物面天线的运转方式除PPI以外,还有RHI和CAPPI,而且在闭环工作条件下,因而其动态性能至关重要。本文运用I-DEAS软件有限元分析…  相似文献   
5.
6.
大型机动式米波雷达结构总体设计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大型机动式米波雷达天线尺寸较大,运输单元众多,不易保证较高的机动性能。对机动式米波雷达总体设计进行了探讨,主要解决抗倾覆性设计、机动架设设计、天线的轻型化设计、安全性设计和密封防护设计,合理解决这些技术难题是设计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传统的设计制造方法在曲面天线雷达研制中效率低、周期长、质量不稳定。随着CAX技术的快速发展,如何将之应用于新产品的研制、生产中去是我们面临的一个课题。本文介绍了借助于高档CAD/CAM软件和先进的五轴数控加工机床,在雷达天线复杂曲面制造中,综合运用曲线拟合、曲面构造、实体造型、数控编程、数控加工仿真、数控加工等技术,直至生产出高质量、高精度的复杂曲面的产品。  相似文献   
8.
不同于一般机动式雷达,某固定式电子系统频段更宽,天线口径更大,天线内设备日常维护量、维护范围更大,设备抗风指标要求更高;后端电子设备综合布置在若干大型机柜中,热流密度大,需考虑大型液冷机柜结构设计问题和机柜内部设备散热问题;设备工作在海边,需采取有效措施实现全机防护要求;系统要经历多阶段测试,需频繁转场至各工作场所工作,宜采取有效技术手段实现多阵地灵活架设。本文根据某类大型产品的研制经验,讨论了该类产品结构总体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9.
谭贵红 《现代电子》2001,(3):47-50,62
天线作为辐射和接收雷达电磁波的主体,要求有相当高的阵面精度、刚度和强度。本文分析了机动型雷达平面阵列天线结构设计的特点,结合某机动雷达天线系统的设计,着重介绍了在该类天线设计中如何解决机动性与有限空间尺寸,空间与刚度,刚度与重量,高精度与可分解性等诸多矛盾,指出恰当处理这些问题是该类天线设计成功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0.
安全性设计关系到设备和人员的安危,雷达结构安全性设计要求雷达机械结构在使用周期内刚度和强度满足指标要求,雷达转场和架设过程中设备可靠,人员保证安全。大型机动式雷达规模巨大,机动性指标要求高,安全性设计更不容忽视。以某大型雷达为例介绍安全性设计主要应关注雷达整机的抗风设计,雷达架设过程的安全性设计,车辆和随车吊的安全性设计、雷达控制系统的安全性设计。由于雷达主要承力结构应力水平大大超过了以往的雷达,因此在文中探讨了结构安全系数的选择问题,大量的力学分析、验证试验及该雷达二年的野外转场及使用表明该雷达的安全性设计取得了成功。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