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2篇
金属工艺   2篇
矿业工程   2篇
无线电   3篇
冶金工业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连铸二冷区大量水雾对铸坯表面辐射测温造成不可忽视的误差,为探明水雾对高温铸坯表面辐射测温的影响规律,设计了研究水雾对高温铸坯表面辐射测温误差影响的实验装置,并利用实验装置以水雾厚度、铸坯实际表面温度、水量、气压为影响因素研究了水雾对辐射测温误差影响的实验研究。研究表明,存在水雾时,双色辐射测温值比单色辐射测温更加准确,且其与表面实际温度、水量,水雾厚度的关系为T=T双-(aQ+b)h-cQ-d,与气压关系为?T=kh-b1,实验确定了各参数值,得出了根据双色辐射测温值计算铸坯表面实际温度的表达式以及实际表面温度、气压对测温误差影响的关系,研究结果希望能为连铸过程提供准确测温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智能网结构将网路的智能分散到网中的节点,从而能快速有效地提供新业务,同时也延长了呼叫建立时间,论述了智能网呼叫建立时间的各个组成部分,并提出了减小呼叫建立时间以改善服务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谭锴  朱琦 《信号处理》2017,33(6):887-893
本文针对基于能量采集的译码转发(DF)中继蜂窝异构网络,提出了一种系统容量最大化的功率分配算法。中继和用户节点均采集由基站发送的射频信号的能量;利用采集到的能量,通过时分多址方式,用户节点经中继将信息发送给基站。在满足中继和用户节点采集能量的因果性限制及总功率受限条件下,构建了系统容量的优化模型。利用拉格朗日乘子法和KKT (Karush-Kuhn-Tucker)最优条件,为使系统容量最大化,对中继和用户功率进行分配;通过等效信道增益,将中继功率和用户功率联合优化问题简化为用户功率优化问题,然后通过次梯度算法获得功率最优解。仿真结果表明,与受限于中继和用户采集能量因果性的用户平均功率算法相比较,本文算法可以提高系统平均容量。   相似文献   
4.
gpsOne定位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移动通信最显著的特点就是移动,因而自然会衍生一些和位置相关的服务需求.在不远的将来,电子邮件和定位服务将成为移动通信的两大支柱增值产业. 鉴于传统GPS及基于无线网络本身的定位技术在定位精度或定位灵敏度或系统建设或终端方面存在的重大缺陷,目前,世界上较流行的移动定位技术是无线网络辅助GPS技术及混合型定位技术.由于自身技术优势,gpsOne已无可争议的成为移动定位业界的首选技术.  相似文献   
5.
北衙金多金属矿床位于云南省鹤庆县境内,是三江地区金沙江-红河富碱斑岩成矿带中最大的金矿(323t),共生和伴生的铜等金属也达到大型-特大型规模。斑岩侵入体在矿区广泛分布,是控制矿床形成的关键因素。通过总结前人对锆石U-Pb年龄和辉钼矿Re-Os的年龄研究,认为:该矿床富碱斑岩侵入时间为36.9~34.0 Ma,Cu-Mo-Au矿化时间为36.9~34.7 Ma,二者均集中在37~34 Ma,斑岩成岩作用与矿化作用几乎同时发生;矿床所在的金沙江-红河富碱斑岩成矿带斑岩侵入年龄、Cu-Mo-Au矿化年龄自北西至南东整体变小,其北段的成岩、成矿年龄分别为43.8~36.9 Ma和41.6~35.8 Ma,中南段则为37.1~34Ma和36.9~33.9Ma,主要处于青藏高原造山带的晚碰撞时期;其年龄差异可能是受金沙江-红河走滑断裂带自北西至南东依次减弱的影响及攀西裂谷期的继承性断裂制约。  相似文献   
6.
研究掌握铸坯凝固冷却过程中氧化层的生成及其对连铸坯冷却降温的影响,对连铸工艺制度的优化、铸坯表面温度的准确监测、热装热送与轧制工艺参数的确定具有重要意义。实验测试了不同温度下45号钢连铸坯的氧化过程,在此基础上建立了铸坯表面的氧化动力学模型,并且实验研究了氧化层厚度对连铸坯冷却降温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连铸坯氧化活化期内,铸坯温度越高,氧化越快,但不同温度下最终形成的表面氧化层厚度相近;铸坯氧化动力系数为exp(9.77),氧化层表观活化能为9 323.07 kJ/mol。铸坯温度与氧化层厚度及冷却时间的定量关系表明:铸坯氧化层越厚,铸坯降温越慢;氧化层厚度每增加0.1 mm,平均降温速率降低1.051℃/min。  相似文献   
7.
冬瓜林大型金矿床位于云南哀牢山金矿带北段,针对该矿床的研究并不多,数学地质方面更是有限。本文在野外地质调查的基础上,进行了系统采样和岩石地球化学分析。通过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和逐步回归分析方法,借助SPSS数学统计分析软件分析Au元素与其他元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方程;结合矿床特征,认为成矿元素Au与Ni、Cu、Co、Mn、As元素关系密切,可以利用这些元素的异常,尤其是Ni、Cu和Co的异常作为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8.
目的强化Ni基镀层并确定Al_2O_3尺寸对复合镀层性能的影响。方法在以硬度为评价标准的最佳工艺条件下,制备了三种尺寸的Al2O3(微米级、50 nm、30 nm)复合镀层,研究分析了不同尺寸Al_2O_3复合镀层的表面形貌、显微硬度、耐磨、耐蚀等性能。结果纳米复合镀层的表面形貌比微米复合镀层更光滑、平整、致密,晶粒更细小。Al_2O_3微粒尺寸越小,镀层越致密。纳米复合镀层的显微硬度、耐磨性能、耐蚀性能、抗高温氧化等性能均优于微米复合镀层及纯Ni镀层。热处理后的纳米复合镀层表面更加平整致密,热处理能显著提高镀层的显微硬度。50 nm复合镀层在保温温度为400℃时达显微硬度最大值461HV,30 nm复合镀层在保温温度为500℃时达显微硬度最大值496HV。热处理对纳米复合镀层的耐磨性能改善不明显。结论 Al_2O_3的尺寸越小,复合镀层的性能越好。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