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无线电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发达经济体主要依靠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来实现更大程度的繁荣,而非靠增加工人或机器。"1776年,北美13个殖民地开始反英独立斗争的同一年,英国人亚当·斯密发表了《国富论》。从那时起,经济学家就一直试图了解,是哪些因素让一个国家的经济更具竞争力。这是一个重要的问题,因为一个国家的繁荣,以及一国民众物质上的满足,都依赖于经济生产率的提升。对于经济学家来说,最重要的问题是,一个国家生产率的提升,是因为使用了更多的机器和劳动力,还是同时有别的原因。这些"别的原因"叫做"全要素生产率"(TFP),就是通过新的、更好的方式将机器和工人结合所带来的生产率的提升。新的方式  相似文献   
2.
"美国人如果不反思和改变自身生活方式,将会给全球金融系统带来非常大的危险。"美国总统奥巴马的连任就职演讲,通篇都在强调美国人团结一致的重要性,因为已有明显迹象表明,这个全球通用货币的供应国、世界金融体系的中流砥柱,正在因人口结构的变化而分裂。来自不同区域、不同种族的人们,各自对于美国的未来应该怎么走都抱着非常强烈的不同想  相似文献   
3.
"中国经济规模在未来十年内有望接近美国,这将不可避免地深化并拓展中国与外部世界的关系。"中国新一届总理李克强首次出国访问的行程让很多人感到意外。在亚洲,他选择了印度和巴基斯坦,在欧洲则是瑞士和德国。的确,久拖不决的边界争议、对亚洲领导权的竞争,让中印关系充满挑战,但在欧洲,从法国和英国的经济规模,以及与中国同为联合国常任理事国的地位来看,他访问这两个国家似乎是更合理的选择。值得一提的是,由于习近平在4月选择以俄罗斯作为自己就任来的第一个出访国,所以在中国两位领导人的履新访问计划中,并没有美洲、中亚、中东或非洲国家的位置。中国正在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成为一个全球性的大国。在未来10年里,中国经济有望在总规模上接近美国,这将不可避免地深化并拓展中国与外部世界的关系。孤立的中国无法发挥其全部潜力,其崛起有赖于成功融入世界体系。然而,中国颇为独特的历史意味着,今天它在国际社会里并没有多少举足轻重的朋友和可以长期维系的盟友。正如它的名字所显示,几千年来,中国认为自己是世界的中心,无法想象可以与其他国家平起平坐。在那个年代,中国没有结交盟友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