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5篇
建筑科学   1篇
无线电   5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利用自动张量低能电子衍射(ATLEED)定量地研究Si(111)-(3×3)R30°-Ga重构表面的原子结构.证实了Ga原子吸附在T4位即第二层Si原子所对的空位上,同时给出了表面最顶层7个原子层的详细坐标.可靠性因子RVHT=0.143表明理论计算和实验符合得非常好.  相似文献   
2.
邓丙成  徐耕  余招贤 《半导体学报》1998,19(12):908-912
本文通过对GaAs(111)-(2×2)表面低能电子衍射(LEED)I-V曲线的分析,首次定量地给出了该表面的复杂结构.结构的主要特征是As三聚体单元吸附在表面T4位置并与下面的As原子相键接,且表面存在较大的表面弛豫.对10个非等价衍射束理论和实验强度曲线之间的比较得到很好的结果.  相似文献   
3.
本文采用赝势近似方法和密度泛函理论对GaAs(1 1 1 ) (2× 2 )表面重构进行总能计算 ,比较不同结构模型的结果表明As三聚体吸附模型非常有利于降低表面极性从而形成具有最小能量的稳定表面重构。  相似文献   
4.
利用自动张量低能电子衍射(ATLEED)定量地研究Si(111)-(3×3)R30°-Ga重构表面的原子结构.证实了Ga原子吸附在T4位即第二层Si原子所对的空位上,同时给出了表面最顶层7个原子层的详细坐标.可靠性因子RVHT=0.143表明理论计算和实验符合得非常好.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对GaAs(111)-(2×2)表面低能电子衍射(LEED)I-V曲线的分析,首次定量地给出了该表面的复杂结构.结构的主要特征是As三聚体单元吸附在表面T4位置并与下面的As原子相键接,且表面存在较大的表面弛豫.对10个非等价衍射束理论和实验强度曲线之间的比较得到很好的结果.  相似文献   
6.
利用自动张量低能电子衍射 (ATL EED)定量地研究 Si(111) - (3× 3) R30°- Ga重构表面的原子结构 .证实了 Ga原子吸附在 T4位即第二层 Si原子所对的空位上 ,同时给出了表面最顶层 7个原子层的详细坐标 .可靠性因子 RVHT=0 .143表明理论计算和实验符合得非常好 .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