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0篇
无线电   17篇
一般工业技术   1篇
自动化技术   4篇
  2023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技术的迅猛发展,电信业正在经历一场巨变。首先,以数据业务为核心的新型电信业务层出不穷,数据业务发展迅猛:其次,语音压缩技术的成熟。使得基于分组交换网络的语音业务成为可能,IP电话系统、第二代移动通信系统都已经广泛采用了这种技术;第三.基于IP或者ATM的分组交换网络日益成熟,网络资源利用率的提高使得分组交换网络可以承载多种媒体信息的传送,密集波分复用技术的发展又进一步降低了分组交换网络的通信传输和交换的成本。因此,基于分组交换网络提供语音、数据和多媒体业务已经成为未来电信业务发展的主流趋势。  相似文献   
2.
邢燕霞 《移动通信》2007,31(6):15-17
文章重点讨论了多模终端使用融合的数据增值业务对移动数据增值业务发展带来的影响,以及为了支持多模应用场景带来的网络技术方案的变化。此外,还讨论了由于终端多样性带来的终端适配需求和相应的解决方式以及对运营支撑系统的要求。  相似文献   
3.
邢燕霞 《移动通信》2005,29(1):53-55
文章主要介绍W C D M A R4版本电路域核心网的控制层面和承载层面的各种组网方案以及控制层面的信令路由方法,并对各种方案进行了比较和分析。此外也就R4组网和N G N组网差别进行了一些说明。  相似文献   
4.
IMS系统特点与需求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马武  邢燕霞  潘卫 《电信科学》2007,23(12):12-17
本文主要分析了IMS的用户需求和运营商需求、系统结构与特点、应用情况和引入机制,并论证了基于IMS融合的优势.  相似文献   
5.
IMS(IP Mutimedia Subsystem)是3GPP在Release5版本提出的支持IP多媒体业务的子系统,它的突出特点是采用了SIP以及与接入的无关性。目前,IMS支持2G和3G的移动接入方式,暂还不能支持固定接入方式。在网络融合的发展趋势下,3GPP、ETSI和ITU-T都在研究基于IMS的网络融合方案,目的是使IMS成为基于SIP会话的通用平台,同时支持固定和移动的多种接入方式,实现固网和移动网的融合。  相似文献   
6.
与PC相比,手机在CPU主频、存储空间、待机时间、操作便利性方面存在明显劣势,用户更需要将大量终端不便处理的数据转移到云端。而3G网络和智能手机的普及,为移动云计算带来了新的发展契机。文章从运营商的角度,提出了一种手机云端管家平台的构想和具体实现方案。方案聚焦手机的基础、常用功能,着眼于为手机提供文档、软件、信息、通讯等的云端管理功能,为运营商的云计算业务发展和部署提出了一种具体的应用场景。  相似文献   
7.
邢燕霞 《移动通信》2006,30(3):21-24
文章首先对IMS网络架构和特点进行了介绍,然后阐述了IMS支持固定接人的技术可行性和标准进展,最后介绍了基于IMS的应用的进展情况。  相似文献   
8.
主要介绍5G核心网的关键技术特征,分析它们与4G网络的区别,并说明这些技术特征对5G业务的支撑作用.  相似文献   
9.
从移动互联网应用环境的现实出发,提出构建可信移动互联网应用环境的条件.对应用数字签名技术及其工作体系做了简要介绍,并对中国电信目前各终端平台应用数字签名技术进行了分析,提出运营商应该在应用数字签名工作体系中所做的工作以及扮演的角色.  相似文献   
10.
从系统架构、网络功能、网络组网3个层面对6G网络架构进行阐述。在网络系统层面,从全局角度描述6G各层各面的关系,提出“三层四面”系统架构;在网络功能层面,从网络功能视图的角度描述6G功能服务的划分和组成,提出至简功能架构;在组网层面,从网络部署视图的角度描述6G网络之间的连接关系和组网形态,提出分层分布式组网架构。所提出的6G网络架构能够满足新业务新场景需求,降低网络复杂度,提升网络灵活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