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0篇
建筑科学   1篇
无线电   19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6篇
  1999年   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数字卫星电视接收机,在设计时已考虑到为了用户在安装调试时的方便,给出了诸多的功能。如选用“天线定位帮助菜单”,只要输入安装所在位置的经纬度,收视某颗卫星定点的经度时,就能准确地计算出天线的方位角和仰角。在调试时,屏幕上还能显示出“信号强度”和“信号质量”的指示,不仅有条形显示,  相似文献   
2.
天线被广泛应用于通信、导航、定位、雷达、射电天文、卫星广播电视等国防军事、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中。作为天线主体之一的天线结构,对保证整体的电气性能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众所周知合适的是最好的,一个好的卫星电视接收系统,不论是个体接收还是集体接收,天线、高频头、数字卫星接收机之间的配置,都有一个最佳组合,要尽量做到合理配置,既要保证接收效果,又不至于造成浪费。天线、高频头、数字卫星接收机的选择上较为困难的应当属于高频头。近几年高频头的品牌增多、价格下降、可选性很强,因此增加了选择难度。  相似文献   
4.
卫星电视接收系统中,卫星接收机通过同轴电缆与天线上的高频头相连,高频头将卫星天线反射过来的信号电波送到卫星接收机内,进行处理或解码,解出图像和伴音。在这一过程中主要包括卫星天线、馈源、高频头、卫星接收机这几部分,在这其中选择起来较为费时,需要周全考虑的当属高频头。近年来,高频  相似文献   
5.
自1945年克拉克提出了“三颗GEO卫星可按120°轨迹间隔进行覆盖全球通信”的这一革命性概念以来,距今也刚刚过去半个世纪。1957年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卫星上天,至今40多年。1962年世界上第一次利用卫星转播电视画面,也不过40年。我国1984年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距今天只有短短的近20年。  相似文献   
6.
卫星数字电视接收系统中的多台卫星接收机,共用一面天线,几面天线共用一台卫星接收机,以及两台以上卫星接收机和两面以上天线共用,它们之间的连接除了依靠电缆之外,主要是靠切换器的组合编程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7.
郝树田 《有线电视技术》2004,11(17):16-17,10
目前,国内卫星数字电视接收机的生产厂家不下二三十家,产品型号上百种,价格相差较大,让使用者挑选起来举棋不定。不论买回什么样的机子,都需要通过实际使用才能识别是否合格。这就对使用者提出了一个要求,即在尽短的时间内对机子进行全面的检测,而检测应依据广播电影电视行业标准GY/T148—2000“卫星数字电视接收机要求”的规定进行。这种检测需要在专业部门利用专门仪器,如视频测试仪、音频测试仪、误码测试仪等仪器,由专业技术人员进行操作,因此这对一般用户不适用。  相似文献   
8.
卫星广播电视接收系统中,天线、馈源、高频头、卫星接收机、电视机等部件需要用电缆和接插件把这些设备部件连接起来,只有正确连接,方可保证设备运转正常。在一般情况下,人们往往都更注重天线的方向、仰角、高频头的极化、接收机菜单的设置、频率的选取等步骤,安装调试步骤中往往忽视设备之间的连接,这些设备部件连接时从始至终都应遵循“匹配”这一条原则。 1“匹配”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高频头这个名词并不生疏,在没有接触到卫星广播电视接收系统之前,早已和电视接收机相识。电视接收机中有一个部件——高频头,它的作用和卫星广播电视接收系统中的高频头相似,最大区别是工作频段不同,所在位置不同。电视接收机中的高频头在接收机内,而卫星广播电视接收系统中的高频头和天线  相似文献   
10.
卫星广播电视接收系统由天线、高频头、数字卫星接收机和电视机或监视器等部分构成。在卫星广播电视接收系统安装调试完毕投入使用后,系统通常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由于种种原因也会出现如马赛克、伴音间断、短时图像消失等故障。为使维修人员在卫星电视接收系统发生故障时,能够迅速判断故障部位和故障类型从而进行检修,本人根据卫星数字电视接收系统的特点及实践经验,提出几条与检修有关的思路,仅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