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无线电   2篇
一般工业技术   2篇
原子能技术   1篇
自动化技术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1.
基于一新型压电式人工中耳,提出利用小波分频方法对其信号进行处理,使该植入装置能模拟正常中耳的传递特性.首先,基于Bark频谱理论,利用小波分频技术将输入信号分为17个频带;再参考中耳传递特性,对每个频带的信号赋以相应的增益系数;最终,通过实验验证该方法的可行性.结果表明,该法可使压电叠堆的输出能较好地反应正常中耳的传递特性.  相似文献   
2.
利用中耳与压电振子的耦合力学模型,研究设计人工中耳压电振子。该力学模型基于一无任何听力损伤病史的成年志愿者的左耳,利用CT扫描和逆向成型技术建成模。模型的可靠性通过镫骨底板的位移计算结果与国外文献实验测得数据进行对比加以验证。最终设计的压电振子采取悬浮结构,由绑定装置、压电叠堆及质量块所组成,仅需简单的手术便可直接将其植入在砧骨长突上,且只需要10.5 Vrms的驱动电压便可以对镫骨激起相当于鼓膜处100 dB声压激励的振幅。  相似文献   
3.
4.
人工中耳惯性压电式悬浮振子驱动电压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研究人工中耳惯性压电悬浮振子的驱动电压特性,首先建立中耳的有限元模型,其可靠性通过实验对比得以验证;再利用该中耳有限元模型分析了振子绑定装置处的位移阻抗特性,并基于此建立听骨链与绑定装置的等效力学模型;最终建立听骨链与惯性压电悬浮振子的耦合力学模型,分析了其所需驱动电压特性.研究结果表明,振子所需驱动电压随着频率的增大而减小,在语音频段,所需最大驱动电压为20.9 V;在感音神经性听力损伤多发生的中高频段,该驱动电压不高于3.8 V,满足人工中耳低电压、低能耗的要求.  相似文献   
5.
6.
通过Dy^3+和Fe^2+在碱性条件下共同沉淀的方法制得了Dy-大颗粒氢氧化铁(Dy-FHMA),在显微镜下检测得颗粒直长为3-34μm。合成条件:Dy^3+与Fe^2+的摩尔配比为2/1,PVP浓度为16g/L,超声时间为5min,合成后放置48h,颗粒分布无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7.
基于滤波器组分频的波形策略是电子耳蜗语音处理策略中重要的一类方案。利用Matlab中的Simulink建模工具,对该策略的连续交替采样算法(Continuous Interleaved Sampling Approach CIS)进行简化建模仿真。并根据汉语频率范围和硬件实现的要求,对算法中关键部分滤波器组分频模块进行改进。最后通过仿真直观地验证该模型的合理性与可靠性。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