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1篇
矿业工程   9篇
能源动力   2篇
无线电   2篇
冶金工业   5篇
  2020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介绍余热透平发电机的结构、原理及其作用,针对调速调压系统、透平本体、凝汽器、卸载冷凝器等设备老化问题,进行技术改造,在余热利用方面,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2.
吴顺来  陈宪龙 《现代矿业》2014,30(8):122-123
通过对和睦山矿区的-50,-100,-150 m中段已施工的掘进工程进行测试,提出了和睦山矿区-200 m水平回采巷道支护与加固技术方案,施工实践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充填法两步回采采场结构参数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后观音山铁矿露天转地下交接工作已基本完成, 为了选取合理的采场结构参数, 根据矿岩与充填体力学参数, 运用ANSYS有限元分析软件, 对充填法两步回采的采场结构参数进行了优化。利用ANSYS模拟不同采场的结构参数、采场顶板厚度及多采场回采模式下的采场应力状态和变形情况, 综合分析模拟结果, 最终确定最优方案。模拟结果表明: 采场结构参数为20 m矿柱、30 m矿房的模型为最佳方案。该结果在矿山应用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确保了地下矿产资源回采的安全性和高效性。  相似文献   
4.
利用模式展开与场匹配理论,建立了具有突变结构的开放式波导谐振腔的级联散射矩阵,在此基础上编写Matlab计算程序,通过数值计算,分析了回旋速调管输出腔的腔体长度和半径变化、输出耦合孔的半径和厚度变化、正弦渐变段的长度和起始半径的变化等对输出腔的品质因数和频率的影响,并分析了正弦渐变段的长度和起始半径的变化对反射参数和对杂模的影响。给出了中心频率35.02GHz、Q值为110.1、TE02模带正弦渐变段输出腔的设计参数。同时,在三维高频分析软件HFSS中建立三维模型,进行仿真对比,结果表明:数值计算与三维高频软件仿真结果基本吻合。  相似文献   
5.
露天矿可持续发展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露天矿通过优化开采境界,调整采掘部署,合理确定生产规模,将使露天矿山保持良好的经营状态,获取最佳的经济效益,保持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在破碎难采铁矿床地下开采中,掌控采场地压活动规律,采取有效措施控制地压活动,是实现安全高效开采的重要保障。和睦山铁矿后和睦山矿区矿体与下盘近矿围岩破碎,应用无底柱分段崩落法开采, 随着回采工作面的下降与采场结构参数的改变,在-250 m阶段的第一分段开采中,发生了大规模地压活动,下盘进路联巷与上盘侧回采进路遭到严重破坏,巷道两帮内挤、折断或碎裂片落,底板鼓起,顶板下沉,使 巷道无法修复,严重影响了矿山安全生产。基于地压活动特点与巷道破坏原因的分析,揭示了复杂地压的机理,提出巷道破坏力主要来源于顶板围岩发生断裂而又滞后冒落所形成的楔形体压力,并创建了楔形体附加 应力数学模型。计算结果表明:楔形体尖部压应力大于矿体抗压强度的平均值,是致使上盘侧采准巷道快速破坏的主要原因;而楔翼活动压力引起矿体下盘断裂构造面的滑移,是造成下盘采准工程破坏的直接原因。 根据上述分析,采用楔尖部位局部卸压开采、控制下盘地质构造面滑移破坏、增大进路间距与改进巷道支护形式相结合的综合方法,有效控制了复杂楔形体地压危害,保障了-250 m中段的安全开采。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和睦山矿区的-50,-100,-150 m中段已施工的掘进工程进行测试,提出了和睦山矿区-200 m水平回采巷道支护与加固技术方案,施工实践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本文阐述了引风机振动的原因,采取有效的措施解决了问题。  相似文献   
9.
10.
利用三维仿真软件HFSS首先设计了K波段7阶电感E面带通波导滤波器,以及波导-微带转换器.其中波导滤波器的中心频率为19 GHz,带宽为3 GHz,带内损耗小于0.1 dB,端口反射小于-20 dB;而波导-微带的转换器在16~20.8 GHz的带宽内端口反射小于-20 dB,带内损耗小于0.1 dB.然后将两者有效结合为一体,其工作带宽为17.5~20.5 GHz,带内损耗为0.3 dB,端口反射小于-15 dB,带外抑制小于-30 dB,可以满足实际系统应用的需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