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篇
建筑科学   3篇
石油天然气   1篇
无线电   15篇
一般工业技术   3篇
冶金工业   1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介绍下一代3GPP系统LTE/SAE的总体架构,在此基础上,提出LTE/SAE所面临的安全威胁,阐述3GPP所采取的相应的安全策略,重点分析LTE特有的安全层次和密钥架构以及LTE的安全认证方式和安全算法的选择方法。  相似文献   
2.
主要探讨基于移动IP的网络移动性的实现方法,重点研究移动网络的路由机制,分析在不同情况下路由的实现,并且进一步探讨路由的优化方法和嵌套移动网络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碳引入方式以及引入量对含碳预制件的性能影响。结果表明:材料在引入人造石墨后各项理化性能指标优于鳞片石墨和高温沥青。引入人造石墨粉材料加水量较少,气孔率较低,强度较高,烧后线变化较小。但加入量过多,材料加水量明显增加,气孔率大幅增高,强度急剧下降。其次研究了Al2O3-SiC-C质预制件的透气方式及抗铁水渗透能力。结果表明:丝带燃烧挥发形成条缝透气切实可行,含碳试验透气砖的流量可调范围较宽,能很好的适用于铁水冶炼需要。最后对Al2O3SiC-C质预制件抗氧化性、抗侵蚀性以及冶炼效果进行了试用验证。试用结果表明:冶炼扒渣效果明显,铁损明显降低,脱硫率提高;Al2O3-SiC-C质透气砖抗侵蚀能力强,使用寿命可大于100次。  相似文献   
4.
陈金权 《建筑节能》2002,30(1):25-26
每个建筑师都有自己不同的创作思路,也有自己不同的体会和经验.有人说:"建筑师需要灵感,没有灵感就不可能创作出好的建筑作品."其实此话只说对了一半,建筑师需要灵感,但灵感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而是出自于对建筑设计本身深入缜密的思考,没有经过细致的分析,就不可能发现矛盾,也就不可能解决矛盾.说到根本,如何掌握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才是建筑师从事建筑创作的灵感源泉.笔者仅就近期完成的一个建筑方案,谈谈从事建筑创作的一点体会.  相似文献   
5.
基于IMS的网络融合技术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由于IP多媒体子系统(IMS)具有采用SIP协议进行呼叫控制、与接入无关和能够灵活提供多种业务的特点,ETSI和ITU-T已确定将其作为NGN的核心结构。在介绍IMS体系结构的基础上,分析了基于IMS实现固定和移动网络融合的可行性。并提出了融合网络的参考架构。  相似文献   
6.
802.11系列无线局域网安全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金权 《现代通信》2004,(11):10-11
如今,任何网络都受到大量的安全问题的威胁,有来自网络用户的攻击、未认证用户的存取以及来自公司或工作组外部的窃听。由于无线媒体的开放性,窃听是无线通信常见的问题,所以无线网络的安全比有线网络更受到关注,对接入WLAN的用户必须进行接入控制和消息加密。  相似文献   
7.
中国加入WTO世界贸易组织后建筑施工企业要与国际市场接轨参与国际市场竞争亟需发展企业管理信息化。信息化建设能加快流程、减少统计量、方便管理是未来建筑施工企业发展的方向。本文对我公司信息化建设过程中的经验和心得进行了总结以达到提高信息化管理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陈金权 《电子技术》2011,38(11):61-64
文章探讨了在3GPP IMS与PSTN互通的过程中SIP与ISUP两种不同的协议数据单元之间的转换问题.提出了实现转换的机制,定义了两种不同的协议数据结构,重点研究基于ISUP数据单元格式的两种协议数据的转换方法,并给出了具体的流程图,实现了相互的转换.  相似文献   
9.
IMS与CS/PSTN互通的可行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3GPP提出了IMS后受到了业界的广泛关注,而传统的网络又在现实生活中拥有大量的用户,二者之间必须实现有效互通.文章主要探讨3GPP IMS与CS/PSTN互通的可行性.主要讨论了互通应用的场景,分析了互通的架构,介绍了必备的网络元素并且分析了它们的功能.在此基础上,阐述了具体的会话过程,并且详细地分析了一个典型的互通的信令流程,说明两者在现有的协议基础之上完全可以实现互通.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