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1篇
电工技术   3篇
综合类   1篇
化学工业   1篇
机械仪表   1篇
能源动力   1篇
轻工业   1篇
无线电   7篇
一般工业技术   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4年   3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2.
以ZnO和三聚氰胺为原料,采用热聚合法制备ZnO/g-C_(3)N_(4)复合型光催化剂,并将其用于光催化还原U(Ⅵ)。通过SEM,XRD,XPS,PL,UV-Vis测试手段对样品的表面形貌、晶格结构、元素组成、光催化性能进行分析。结果表明:ZnO的掺杂降低光生电子与空穴的复合率,扩大材料对可见光的响应范围,使复合材料具有更高的光催化活性。在pH=5、投加量为0.5 g/L时,经过暗反应30 min和光反应30 min,对U(Ⅵ)的最高去除率可达97%。U(Ⅵ)可被还原为U(Ⅳ),光生电子e-是实现将U(Ⅵ)还原为U(Ⅳ)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3.
周斌  雷铭  李志勇  郭建 《仪器仪表学报》2004,25(Z1):400-401
随着电网中非线性器件使用的增多,电网中的谐波含量显著增加,同时国民生产和生活对电能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介绍了一种实时高性能电网谐波分析的装置,它采用PC104总线规范,基于DSP处理器TMS320F2812,采用FFT算法对电网谐波等电能质量指标进行实时计算和分析.  相似文献   
4.
光致变色俘精酸酐用于可擦写全息图像存储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对一种新型可擦重写有机光致变色材料——俘精酸酐/聚甲基丙烯酸甲脂(PMMA)薄膜的光致变色双稳态吸收光谱进行了测量,呈色态的吸收峰在513nm,无色态的吸收峰在370nm。利用该双稳态特性,在10μm俘精酸酐/PMMA薄膜上进行全息图像光存储。实验用氩离子激光器514.5nm波长作为记录光源,测量了衍射效率与曝光量的关系,最大衍射效率约为1%.最佳曝光量约1J/cm^2。获得了存储于样品上的全息干涉条纹和参考光再现的衍射像,分析了影响衍射图像像质的因素。记录在样品上的全息图在室温下黑暗处可以保存一年以上,用紫外光可以擦除记录的全息图.进行多次记录、读出和擦除操作。结果表明,俘精酸酐可以作为一种性能优良的可擦写全息光存储材料。  相似文献   
5.
正焦度计是眼镜店用于测量眼镜镜片顶焦度度数、棱镜度数和检验加工后眼镜的光学中心水平距离偏差、水平互差、光学中心垂直互差等指标的检测设备,属于国家依法强制检定的计量器具。焦度计的正确使用,对于确保加工质量符合验配单数据、保护消费者视力健康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笔者对焦度计使用相关问题进行探讨,希望眼镜店能重视焦度计的使用。  相似文献   
6.
<正> 1990年12月17~18日辽宁省计经委在辽阳市召开了省节能基建工作会议。这次会议的主要内容是:1.传达国家节能基建工作“八五”计划座谈会议精神;2.交流节能基建工作,特别是热电建设和经营管理经验;3.讨论如何编制我省“八五”节能基建计划。参加这次会议的有省直有关厅、局、部门,辽宁省能源总公司,辽宁省电力装备集团,各市计委(计经委)的有关领导和主  相似文献   
7.
细菌视紫红质(bacteriorhodopsin,BR)是从微生物嗜盐菌紫膜中提取的一种具有光致变色效应的光敏蛋白质,它与动物视网膜上的感光物质-视紫红质(rhodopsin)有许多相似之处,但是它在生物体外的稳定性却非常好,耐高温,耐酸碱,是目前人们找到的最好的、研究的最多的并且已经可以应用的生物光敏材料.BR的光学特性和非线性特性是  相似文献   
8.
多功能光学微操纵平台及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多功能光学微操纵平台是一种新型的微操控、微加工和微测量系统,它集成了光镊、飞秒激光光刀、显微光谱仪等多种功能.它对微小"工件",如生物细胞、细胞器及其它微小粒子的夹持、操作和微加工都是通过光来实现的,没有任何机械接触.它具有研究个体活体,实时动态,无机械损伤,遥控,不干扰粒子周围环境等优点,可以用来进行细胞分选、细胞融合、染色体切割、细胞转基因操纵、微细手术、分子马达、微小样品光谱测量等精细操作,可以广泛应用于生物医学、材料化学、纳米科技等领域.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新世纪新阶段高校改革与发展的趋势出发,分析了高校管理干部队伍的重要作用和地位,指出了高校管理队伍建设中存在的一系列不适应高校改革与发展的问题,提出了自己的思路与建议。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