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1篇
综合类   4篇
无线电   20篇
冶金工业   1篇
  2023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分析了光纤码分多址技术O -CDMA在城域接入网中的应用。回顾了O -CDMA技术的发展历史 ,详细地介绍了O -CDMA技术的特点 ,其具有的公平性、灵活性、网络控制管理、对服务区处理能力以及高的安全性使O -CDMA技术成为较好的城域接入网技术。阐述了目前在应用中O -CDMA存在的一些技术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文章在简述多业务传送平台(MSTP)发展过程的基础上,探讨了下一代MSTP技术的发展趋势,就控制层面的智能化和传送层面的技术发展趋势展开了论述。控制层面的智能化包括ASON/GMPLS的功能结构和组网优势,传送层面的技术发展包括光层的城域波分技术以及电路层的T-MPLS。  相似文献   
3.
本文研究了UNI提供的服务,UNI信令的传输和调用方式以及UNI地址空间等关键技术。最后基于GMPLS RSVP-TE扩展实现UNI信令,给出了各个节点的有限状态机。  相似文献   
4.
位于哀牢山成矿带南端的金平龙脖河铜矿床,是云南省重要的铜矿生产基地之一,受地层岩性、构造及海相变基性火山岩控制,属典型的海相火山块状硫化物型铜矿床,其具有矿床规模大、铜品位稳定及矿石质量佳等特点。通过总结勘查成果,发现该矿床走向上被多组北东向断裂切错,形成的微型地垒构造,对矿体埋深有较大影响;横向上受“两断夹一背”的构造格局控矿。通过矿物研究发现火山碎屑岩经变质作用,形成以钠长岩为主的岩石,矿化期伴随强烈的碳酸盐化、绿泥石化,是铜矿物生成的重要标志。铜矿物主要在成矿热液阶段生成,说明矿床在初始矿体形成阶段受到多元热液作用,后期岩浆热液对先成矿体进行了叠加富化,矿床成因可概括为:海底火山喷流-沉积+多元热液叠加富化的块状硫化物型矿床。  相似文献   
5.
首先介绍了自主研制的EoS实验平台,然后基于实验平台,对MSTP关键技术进行了测试与分析,最后选取数据业务增长点的以太网业务作为MSTP整体性能指标进行测试与评估。  相似文献   
6.
内嵌RPR的多业务传输平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内嵌RPR的MSTP既能保证目前大量的TDM业务对传输性能的要求,同时融合了RPR技术对数据业务高效、动态的处理功能。介绍了内嵌RPR多业务传输平台的节点结构、其功能模型及实现机制,在此基础上讨论了内嵌RPR技术与现有虚级联、LCAS技术的融合。针对目前MPLS技术在城域网中的应用,结合IETF的Martini草案探讨了MPLS与RPR技术的在MSTP中的协同工作。  相似文献   
7.
GFP和LAPS协议在EoS应用中的传输性能比较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论述了衡量EoS传输性能的重要参数,并据此分析了LAPS与GFP在网络应用中对数据传送效率和性能的不同影响。基于多业务传送硬件平台对GFP和LAPS在传输过程中的丢包率指标进行测试,实验结果表明帧长是影响协议传输性能的主要因素,在短帧情况下GFP和LAPS具有相似的传输性能,在长帧情况下GFP的传输特性明显优于LAPS。  相似文献   
8.
一、基于智能MSTP的传送网是网络演进的重要方向在2005全球NGN高峰论坛上,中国电信总工程师韦乐平先生的主题演讲中明确提出:NGN就是一把大伞,最主要的就是五个领域。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领域就是下一代传送网,包括新一代的MSTP、ASON,MSTP是目前网络演进的一个重要方向。“在电  相似文献   
9.
韩大海 《光电子.激光》2010,(10):1495-1498
针对大规模多层多域光网络群故障发生时的网络受损情况,提出基于路径计算单元(PCE)架构的跨域路由算法进行快速恢复,并基于OMNet平台对多层多域路由方案进行了性能仿真分析。结果表明,基于PCE架构的路由策略在群故障发生时能够大大减少网络中的路径计算请求泛洪信息,降低路由计算收敛时间,可以提高全网剩余资源的资源利用率,为业务的快速恢复提供了路由基础。  相似文献   
10.
本文研究了UNI提供的服务,UNI信令的传输和调用方式以及UNI地址空间等关键技术。最后基于GMPLS RSVP-TE扩展实现UNI信令,给出了各个节点的有限状态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