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1篇
电工技术   1篇
综合类   2篇
机械仪表   1篇
无线电   5篇
  2021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
利用广义惠更斯一菲涅耳衍射积分公式,研究了平顶多高斯光束通过ABCD光学系统的传输特性,推导出光强分布的解析式.以透镜系统为例,给出了平顶多高斯光束聚焦场轴上的和焦面处的光强分布表达式,并对其光强分布进行数值计算及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平顶多高斯光束的聚焦特性与阶数N以及透镜系统的菲涅耳数Nw等有关,随着平顶多高斯光束的阶数N的增大或透镜系统的菲涅耳数Nw增大,轴上和焦面上的光强迅速增大、聚焦光斑减小、焦移量迅速减小.  相似文献   
2.
利用惠更斯-菲涅尔衍射积分公式导出了部分相干平顶高斯光束(PCFGB)经过ABCD光学系统的传输公式.进一步导出了PCFGB经透镜聚焦后的任意z处、焦面处、聚焦场轴上的光强分布公式和等效束宽传输公式,并进行数值计算及分析.研究结果表明,PCFGB经透镜聚焦后的传输过程中,光强分布的平顶部分不会消退,并随着阶数N增加和菲涅耳数Nw减小,等效束宽增大,平顶化程度越好;任意z截平面处的光强和焦移量与阶数N无关,但随Nw的增加,其光强成倍增大、焦移量却减小.  相似文献   
3.
基于EDA技术的电子技术教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首先分析了传统的电子技术基础理论和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然后在阐述EDA基础知识、发展过程和典型应用的基础之上,提出了一种基于EDA技术的电子技术教学新方案,通过教学实践证明该方案能够在较大程度上提高学生对电子技术课程的学习兴趣,并提升了电子技术课程的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4.
为了改善工业控制中对频率计的测量精度不高和测量带宽不大的问题,依据等精度测量技术,利用单片机STM32F103VET6、FPGA及自增益控制电路(AGC)设计了一款数字频率计,该频率计可以测量信号频率、周期、时间间隔以及占空比等参数.经实测表明,该频率计具有测量精度高、测量带宽大等优点,具有良好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从部分相干光束的传输定律出发,得到了部分相干光束刀边衍射时的远场光谱的表达式.根据该表达式对衍射场中的光谱进行了理论研究。研究的结果表明:衍射场中的光谱将随着观察点位置而改变,并且对于固定观察点,其光谱将随着相对空间相干度以及光束透过率的变化而变化。  相似文献   
6.
针对如何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问题,文章总结了以"做中学"理念进行的实践教学研究。以"单片机"为实施对象,依据"做中学"理念提出了"单片机"的教学方案,并给出了具体的实施案例。  相似文献   
7.
基于以太网的温湿度监控系统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智能数字化温湿度传感器LTM8901设计了一个基于以太网的温湿度监控系统,给出了整体设计方案,详细介绍了系统软硬件各部分的组成。该系统设计合理,性能价格比高、连接方便、易于扩展和维护,适用于各级厂房、库房、档案馆等需要对温湿度自动控制的场合。  相似文献   
8.
饶连周 《激光技术》2021,45(2):240-245
为了研究J0相关径向偏振涡旋光束深聚焦的相干特性,采用矢量德拜理论和相干理论,对聚焦场在光轴和焦平面上的相干特性进行了理论分析和数值仿真,取得相干度表达式和模拟数据。结果表明,在焦点区域的纵向相干度不但随着拓扑荷数n的增加而增大,而且还随着相干参量或者数值孔径dNA的增大而减小;在焦平面的横向相干度也随着拓扑荷数或者相干参量或者数值孔径的增大而减小; 当n≥5或者dNA≤0.4时,纵向相干度在焦点附近约为1;这种相干度还存在相位异常点。这些研究结果对J0相关矢量涡旋光束在许多领域的应用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9.
杨氏双缝干涉实验测量涡旋光束的轨道角动量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究了平面波经过螺线型相位板后产生的涡旋光束,经双缝干涉后在干涉场中干涉条纹的分布情况。详细介绍了涡旋光束的拓扑荷数对干涉条纹分布的影响。发现同平面波的竖直干涉条纹相比较,涡旋光束的干涉条纹,从顶部向底部看去,沿着横向出现移动,并且移动的大小和方向与拓扑荷数的取值有关。通过观测干涉条纹,可以得到涡旋光束的拓扑荷数。涡旋光束由于携带轨道角动量可应用于新型的光信息编码与传输,研究结果可望在这种新型的光信息编码与传输中得到应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