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0篇
建筑科学   1篇
无线电   18篇
  2018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3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93年11月,美国政府提出了旨在建立全国综合信息业务网的“国家信息基础设施”(NII)计划,同时提出在今后20年中投资4000亿美元建设NII。 根据NII计划的目的、特点与建设思路,人们习惯称之为“信息高速公路”计划。在美国之后,日本、英国、德国和新加坡等国家相继提出了自己的信息基础建设计划。我国也提出了“中国信息基础设施”(CII)计划。可见21世纪将会以信息技术为标志,国力之间的竞争将会在此展开。这一跨世纪的举措,极大地推动了世界信息技术的发展。世界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都是从单一功能网络向多功能网络转变,有线电视网络随着当今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必然会遵循这一规律,向高层次、高等级发展。九十  相似文献   
2.
从三网合一到三网融合的演变历经十余年,"融合"概念已经超越了字典里的定义,因此必须从多个维度加以解构。马炬教授从网络、业务、市场、运营、终端和监管等六个维度对三网融合进行了深入分析,同时深入浅出地剖析了当前有线电视网络需要改进的地方。如果您对此有何真知灼见,欢迎发邮件至cui_muli@ccw.com.cn或者cuimuli@163.com。  相似文献   
3.
专刊致辞     
经历了惊心动魄、波澜壮阔的2008年,2009也注定将是个不平凡之年。 阳春三月,在2009年这个美好的春天,第十七届中国国际广播电视信息网络展览会(CCBN2009)胜利召开。CCBN在“立足广电,服务全局”的宗旨指导下,历经十六载的辉煌,不仅成为中国广电技术发展的行业风向标,更步入了世界一流专业广播影视技术设备展览的行列。  相似文献   
4.
"普及数字高清,应用新兴媒体,推进高速网络,开创广电新纪元!"作为亚太地区规模最大的广播影视技术设备展览会,世界排名首位的数字电视和宽带网络行业盛会,CCBN承载和寄托了行业的众多期望。  相似文献   
5.
一、需求分析 先讲讲基本情况,全国电视机保有量超过了5亿台,有线电视网用户数1.5亿,数字用户数4700万,所以研究有线电视数字化是很重要的。针对有线电视网的发展有很多的技术解决方案,同时,有越来越多的企业和研究机构在关注有线电视网下一步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对现有竞争者、潜在进入者、替代品、供应商和购买者的五力分析,全面了解有线数字电视所处的外部环境,同时借鉴SWOT分析方法,从有线数字电视内部进行强项、弱项、机遇和威胁分析,提出由内容提供商、增值业务提供商、有线电视网络运营商、软硬件设备提供商、机顶盒提供商、用户和政府等七要素组成的有线数字电视产业链,分析得出有线数字电视发展的几个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7.
全国有线数字电视监管平台系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继上期“全国有线数字电视技术工作会议”相关报道之后,本期“热点透视”栏目继续刊登有关领导和专家的发言,内容包括全国有线数字电视监管平台的职能、功能、网络结构、接口协议、系统应用软件集成,电影付费频道的技术方案、节目方案,以及广东佛山有线数字电视向数字化整体平移计划。(P26)  相似文献   
8.
文章以内江城市新区中心区规划为例,在充分了解国内外新区空间要素理论研究现状的基础上,重点研究了三个方面的内容,分别是城市新区空间要素的界定、城市新区空间要素规划方法、城市新区空间要素规划方案的管控。文章从城市空间要素出发,明确城市要素的界定,提炼城市空间核心要素,对于丰富和补充城市新区空间要素开发理论体系和相关方法论具有一定的学术意义。  相似文献   
9.
一国外有线电视现状 1.全球宽带发展概况截至2009年第2季度,全球共有4亿4400万宽带用户,比前一年增加了6300万户.但由于世界经济衰退的影响.增长率有所放缓。全球宽带市场按地域划分,西欧占24.68%、东北亚(主要是中国和印度)占23.72%.北美占21.57%.亚太占14.85%.拉美占6.59%.东欧占5.65%,中东和非洲地区为2.94%。  相似文献   
10.
本文在广播电视技术当中,以双向多功能有线电视网络技术为发展重点,对有线电视双向多功能技术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这里是有线电视研究所的一些初步考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