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电工技术   4篇
无线电   2篇
一般工业技术   1篇
原子能技术   4篇
  2019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5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依据脉冲调制器高压电源的需要,研制基于平面绝缘芯变压器结构的高压充电电源。高压充电电源输出结构由多组输出线圈串联,所以电源输出整流二极管数量多,而二极管的功率损耗对电源密封输出结构的温升有直接的影响,所以分别对普通二极管、快恢复二极管和碳化硅肖特基二极管的工作特性进行仿真分析,分析了二极管的关断电流斜率和反向恢复峰值电流的关系,比较了三种二极管在电路中的功率损耗,并依此确定了应用于高压低电流电源上选择二极管的原则。选择C4D05120E(1200V9A)作为高压电源的整流二极管,设计了高压整流电路,并在实验中验证了二极管功率损耗,整体的功率损耗符合二极管功率特性的分析。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一种新型的单相正弦车载电源,该电源由单芯片产生正弦脉宽调制信号,以实现由直流12v到交流220V/50Hz的转换。给出了电源的系统结构图,详细分析了其主要部分的功能,并给出了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3.
提出了一种新的随机多址接入无线传感器网络的MAC控制协议,在发送分组的时间1+a中,采用P概率检测与1-坚持的联合控制策略,并对多通道的随机多址接入无线传感器网络进行了分析,理论分析了系统的吞吐量和多通道中不同业务的吞吐量,以及信息分组的发送时延等参数,理论分析与仿真实验结果相一致.还结合无线传感器网络的能量有效性,通过对概率P值的选取,控制忙周期侦听信道的节点数和空闲期的休眠站点数,采用休眠技术实现了系统的节能效果.通过对2种无线传感器网络控制协议的能量有效性分析,证明了改进的控制协议其节点具有更长的生命周期,更适合作为无线传感器网络的MAC控制协议.  相似文献   
4.
余永  李钦明  杨家岳  王光磊  史磊  丁洪利  陶凯  汤振兴  贺志刚  陈志超  田宇欢  戴东旭  吴国荣  张未卿  杨学明  冯超  陈思  王震  谷端  陈杰  刘晓庆  兰太和  冯冽  张文艳  钟少鹏  张俊强  李林  肖诚成  李昊  赵欢  陈广花  朱海君  丁建国  黄毛毛  张伟  赖龙伟  杨夫彬  王光宏  相升旺  胡晓  刘以勇  孙森  高飞  蒋志强  周孝轩  刘永芳  吴勇华  陈志豪  王锐萍  黄大章  张猛  邓海啸  李宾  林国强  俞路阳  阎映炳  阎山川  夏晓彬  周巧根  刘波  顾强  谷鸣  方国平  冷用斌  殷立新  王东  赵振堂 《中国激光》2019,(1)
先进光源的发展在前沿科学研究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重要。近十年来,飞速发展的自由电子激光技术为科学家们提供了探索未知世界、发现新科学规律和实现技术变革的重要工具。建成的大连极紫外(EUV)相干光源的运行波段为50~150nm,单脉冲能量大于100μJ,且可提供10-12 s和10-13 s量级的超快激光脉冲,是我国第一台自由电子激光用户装置,并且是国际上唯一运行在极紫外波段的自由电子激光用户装置,在世界范围内为用户提供具有高峰值亮度和超短脉冲的极紫外激光。大连EUV相干光源是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资助、由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和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共同承担的重大科学仪器研制项目,目标是打造一个以先进极紫外光源为核心、主要用于能源基础科学研究的光子科学平台。  相似文献   
5.
SSRF数字化电源均采用PWM波反馈作用到功率器件上的电源控制器,得到高精度、高稳定度的恒流电源。在FPGA中设计PWM波形生成结构,有利于提高控制器集成化。减少IC器件的使用,可减少器件间的噪声互扰,得到性能更优的电源控制器。此外,可反复编程,得到最优结构的设计,最大化地发挥出FPGA的优势,为实现DSP功能移植至FPGA作了可行性验证。本文介绍SSRF在这方面的进展。  相似文献   
6.
<正>农网改造解决了用电问题。然而因农村经济发展不平衡、农村土地资源的盲目滥用、农网规划的系统性欠缺,导致用电质量、输变电瓶颈效应问题仍较突出。  相似文献   
7.
崔勇  黄毛毛 《供用电》2010,27(1):67-69
调压型无功自动补偿装置近年来已在220、110 kV变电站中应用。结合某农村电网35 kV变电站原有无功补偿装置的不足,分析了调压型无功补偿装置的特点,介绍了采用这种补偿装置的具体运行方案及带来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8.
对Si表面动态电场作用下利用原子力显微镜(atomic force microscope,AFM)诱导氧化加工进行了实验研究,通过监测加工过程中的电流变化进行了加工机理和工艺的分析.施加的动态电场为方波,频率范围为1 Hz~10MHz,获得的氧化物高度为1 nm~2 nm.实验结果表明氧化加工过程中,探针、氧化物和Si之间构成了导体-绝缘体-半导体隧道结,其电容效应会影响氧化物的继续生成.采用调制电压进行诱导氧化加工可以提高氧化物的生长速度和优化氧化物的纵横比.实验得出采用频率约为10~100 Hz的调制电压,可获得最优的纵横比.  相似文献   
9.
1电网建设数字化变电站的优越性 数字化变电站是由光电互感器、智能化一次设备、网络化二次设备,在IEC 61850通信标准基础上模块化设计、分层构建的一个整体,能够实现智能设备间信息共享、相互操作、组态、升级、智能管理等功能。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目前广泛应用于辐照加速器上的扫描磁铁电源的研究,给出了一种实时跟踪参考波形的电流型可编程扫描磁铁电源的实现方案,设计了一台输出电流峰值为7A、扫描频率为5~50 Hz连续可调、线性误差小于0.1%的电流型扫描磁铁电源。该电源输出电流稳定,同时能够防止电子束二次扫描,保护钛窗,防止因局部束流过大而损坏。电源输出线性度良好,性能稳定,已成功应用于地那米加速器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