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篇
电工技术   2篇
综合类   4篇
无线电   6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利用双频雷达对运动目标进行定位现已受到广泛关注。虽然已有文献对双频雷达进行了一些研究,但这些方法都是基于远场假设的。因此,提出了一种简单的基于菲涅耳模型的利用单站双频雷达进行近场定位的新方法。有别于现有方法需要联合搜索或者需要复杂的矩阵运算,该方法仅使用简单的代数运算就能提供闭式解,可直接应用于低成本的嵌入式设备。此外,推导了单站双频雷达定位问题的克拉美罗下界(CRLB),为性能评估提供了基准。仿真结果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
现有的无线传感器网络定位算法未考虑非直达波误差,由于无线传感器网络中任意两节点之间都可能存在通信,因此其定位问题比无线蜂窝通信系统更为复杂.为了解决现有节点定位算法未考虑非直达波误差的问题,依据分布式节点定位体系结构,提出非直达波环境下的基于几何特性的节点定位算法.该算法将不等式约束、非直达波统计特征和稳健代价函数等非直达波抑制准则,与无线传感器节点定位手段如距离测量矩阵相结合,仿真结果表明,它在无线传感器网络定位应用中要优于其他的定位算法.  相似文献   
3.
该文基于单次散射移动通信模型,利用双基站测得的多条散射路径的到达时间(TOA)和到达角度(AOA)进行定位,提出了一种非直达波条件下的高精度移动定位算法,仿真结果验证了该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4.
提出了一种基于二次散射模型的非直达波定位算法,该算法突破了目前散射体算法基于单散射的局限,同时算法思想还可以扩展到更高维散射模型中,仿真结果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5.
本文介绍了小波对自相似业务流Hurst参数的检测原理。重点分析了消失矩,分解级数对检测结果的影响,提出了一种由品质因数确定分解级数选择的方法,给出了小波法检测的适用范围,即小波法只适用于严格重尾分布的业务源, 而不适用于非严格重尾分布的业务源,并通过仿真对结论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6.
在现代电子工业中,由于电子技术的快速发展,印制电路板(PCB)在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同时人们对PCB的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自动光学检测(AOI)逐渐在PCB检测中得到应用。由于圆形图像在PCB板中有着广泛的存在,因此讨论了一种基于Hough变换的PCB板中圆形图像的检测,为AOI检测圆形图像提供了一种方法。通过仿真,给出了原理性试验结果。  相似文献   
7.
在现代电子工业中,由于电子技术的快速发展,印制电路板(PCB)在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随着表面贴装技术(SMT)的发展,PCB板上的元件密度越来越高。为了完成PCB板的制作与使用,需要对其中的PCB Mark进行定位和校准,主要讨论了一个基于Hough变化和最小二乘方法下的定位校准方法,为多边形的印刷电路板识别符(PCB Mark)定位校准技术提供了一个新思路。  相似文献   
8.
给出了传统业务流的有效带宽的计算方法和基于自相似业务流的有效带宽的计算方法,分析了分组丢失率、带宽利用率与缓冲区大小之间的关系,指出了网络设计中根据有效带宽进行资源管理的优越性。仿真结果表明,对自相似业务流,基于自相似业务流的有效带宽的计算比基于短相关模型的有效带宽的计算能保证更好的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9.
本文基于增强象限约束提出了一种抑制非直达波定位误差的新方法。该方法首先利用几组相邻的三个基站将服务小区划分为几个不同的增强象限,随后确定移动站的初始象限,然后利用增强象限约束抑制大的非直达波误差,最后对不同时刻的移动站位置进行平滑,进一步减小非直达波误差的影响,并预测下一时刻移动站的象限。该方法不需要知道非直达波误差分布的先验信息,不需要增加系统成本,计算简单,是一种实用的鲁棒性定位方法。理论分析和仿真结果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
模糊支持向量机的非直达波抑制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支持向量机中由于噪声和野值带来的过拟合问题,提出了基于模糊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fuzzy LS-SVM)的抑制非直达波的移动定位方法。利用一种基于支持向量数据域描述的模糊隶属度函数模型,根据样本到特征空间最小包含超球球心的距离来确定模糊隶属度。仿真结果表明了该方法的稳健性,提高了LS-SVM的抗噪声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