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建筑科学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10篇
自动化技术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6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1 毫秒
1.
本文重点阐述了开展循环经济产品评价的必要性,界定了循环经济产品的内涵,划分了循环经济产品的类别,构建了循环经济产品评价指标体系框架,给出了循环经济产品评价的方法,支撑循环经济产品的科学评价和规模化推广。  相似文献   
2.
本文分再生利用、再制造和再使用等3个部分梳理和分析了国内外资源循环利用的标准化进展,总结了该领域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穹顶之下, 绿色标准如何改善 我们的生存环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付允 《标准生活》2016,(12):42-45
正近年来的雾霾,尤其今年入冬以来的连续雾霾天气,让我们深刻感受到环境污染的严重性,真正领会到"同呼吸,共命运"的真正含义。雾霾的产生,更多是由人类无节制的生产和消费行为所致,是对人类片面追求经济利益及物质消费欲望膨胀的惩戒。我们如何通过改变自身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去影响改变我们的生存环境,值得深思,急需行动。治理"呼吸之痛",政府、个人一个都不能少。  相似文献   
4.
循环经济综合标准化对促进循环经济规模化和规范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首次提出循环经济综合标准化的概念内涵,总结分析了国家循环经济综合标准化的试点进展和取得的成效,并提出了深化国家循环经济综合标准化试点的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5.
作为一项集经济、社会和生态于一体的系统工程,循环经济涉及节能、节水、节材、节地和废物综合利用等多个领域,其综合标准化并不是若干个不相干标准的简单加和,而是在系统工程方法论指导下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本文从系统科学的视角出发,对循环经济综合标准化的由来和内涵进行系统解析,并进一步以物理一事理一人理(WSR)的系统方法论为基础.从物理(w)、事理(S)和人理(R)层面,分别探讨循环经济综合标准化的基本特征和系统模式,重点阐述循环经济综合标准化的结构体系和功能体系。此外,本文还从AkWSR的基本工作流程出发,从运行机制角度提出循环经济综合标准化的系统管理框架。  相似文献   
6.
为建立绿色产品的统一市场,欧盟基于生命周期评价方法,构建了产品环境足迹评价方法,并建立试点阶段的评价管理机制和重点任务,着重制订各类入选产品的产品环境足迹评价规范、制订产品环境足迹评价基准和开展PEF评价示范。作为制造业和出口大国,中国需要建立与产品环境足迹(PEF)一致的评价方法,尽早规避欧盟这项政策给中国带来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7.
综合标准化对于系统推进标准化工作,提升标准化水平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根据系统工程理论,提出综合标准化的要素构成,建立了综合标准化的一般模式;在此基础上,总结提炼了大飞机综合标准化和循环经济综合标准化等典型模式;最后,提出综合标准化模式在管理工作中的应用建议.  相似文献   
8.
我国循环经济标准体系构建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构建循环经济标准体系是基础性和统领性工作,对于指导循环经济标准制修订工作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首先综述了循环经济标准体系构建领域的研究进展和实践情况,基于此提出了循环经济标准体系的构建思路、构建原则依据和结构框图,最后提出当前急需的循环经济基础标准。  相似文献   
9.
吴丽丽  刘玫  付允 《标准科学》2015,(1):43-46,54
本文在对我国园区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现状的调研基础上,选取出现频率较高的指标和有代表性的个性化指标,从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层次和内容等方面,初步构建了我国综合类工业园区循环经济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该体系由资源产出效率、资源循环利用、污染物控制、循环经济管理和经济发展水平等五大类一级指标、25项二级指标组成,最后得出推广我国工业园区循环经济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国家低碳城市发展的战略问题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城市在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是解决世界上某些最复杂、最紧迫问题(如资源、环境等)的关键,因此对国家城市发展模式的战略思考极其必要。本文首先从战略背景入手,即分析目前城市能源消费的现状,认为快速城市化必然带动城市能源消费量的增加,城市的未来应以低碳模式为发展方向。基于经济结构改善、能源效率提升、消费方式转变和低碳技术创新等战略路径,以及体制机制等政策制度的战略保障予以探索,以期达到国家低碳城市发展的战略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