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金属工艺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以Zn(NO3)2.6H2O、NaOH和聚乙二醇(PEG,Mn=2000)为原料,采用微波水热法制备了结晶性能良好的ZnO纳米棒及其3D组装结构。利用EDS、XPS、SEM、TEM、FTIR对样品进行了表征,结合光致发光(PL)谱研究了样品的PL性能,并对ZnO纳米棒及其3D组装结构的生长机理进行了简要分析。结果表明,ZnO纳米棒的直径约为300nm,长径比约为3,3D组装结构的直径约为2μm,ZnO纳米棒及其3D组装结构的生长可能与PEG模板的导向作用有关。PL谱表明样品在413~464nm内有很强的蓝光发射特性,这与样品的微观结构有很大关系。  相似文献   
2.
采用微波水热法制备Al2O3∶Eu3+红色发光材料。通过XRD、SEM和荧光光谱对系列样品的物相、形貌、发光性质进行表征。XRD测试结果表明合成的样品为γ-Al2O3;SEM显示样品形貌为片组装成的微球;光致发光测试表明,Al2O3∶Eu3+的发射以594nm的5 D0→7F1磁偶极跃迁为主,最佳激发波长为394nm。随着掺杂浓度的增大,样品5 D0→7F2电偶极跃迁强度变大,掺杂量为0.09%(摩尔分数)的样品在618nm的5 D0→7F2电偶极跃迁强度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3.
采用溶胶-微波水热法使TiO2前驱体微球表面形成自组装介孔结构,得到F掺杂的介孔TiO2微球。利用SEM、TEM、XRD、XPS、PL对样品进行表征,并对其生长机理进行简要的分析。结果表明,微球的直径约为400nm,由于NaF的加入,纳米晶粒(12±0.5)nm和介孔(约10nm)的形成使粗糙度明显增强;F的掺杂没有引起新的萤光现象,但F的掺杂能够增加TiO2微球PL光谱的强度。PL谱表明样品在396和464nm范围内有很强的蓝光发射特性,这与样品的微观结构有很大关系。  相似文献   
4.
朱振峰  魏娜  刘辉  何作利  杨冬 《功能材料》2011,42(3):436-440
以六水合硝酸镍为镍源,尿素为水解控制剂及聚乙二醇(PEG)为表面活性剂,采用微波水热法成功合成了由亚微米片自组装而成的花状结构Ni(OH)2,并通过进一步的热处理得到相同结构形貌的NiO.利用XRD、SEM、TEM、FTIR、UV-Vis等方法对产物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自组装花状结构Ni(0H)2的直径为2.5-4....  相似文献   
5.
高校如何有效地为地方发展服务,是目前我国政府和高等学校关注的焦点.中南大学实施的科教兴湘行动从顶层设计、组织实施方面对高校服务地方发展工作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学校从规划层面对接湖南省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与学校的综合优势,通过分解服务任务、搭建合作平台、创新体制机制等措施打造有利于高校服务地方的内外部环境,以服务为宗旨,在贡献中发展,实现了大学与地方发展的双赢.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