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无线电   2篇
一般工业技术   9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冷冻治疗引起细胞损伤和死亡之机理及主要因素尚未明了,仅有很少文献报道,以形态和功能相结合的酶组织化学方法研究冷冻疗效。本文报告液氮冷冻日本白兔皮肤,于不同时间取材,动态观察冻后组织病理及十三种酶组织化学改变。结果表明:30分钟后,出现典型凝固性坏死,冻后2小时,出现典型酶自溶特征、细胞于冷冻期已死亡。临床上将冷冻分为快速和慢速两型,根据临床标准,本实验属快速冷冻范畴,但从形态及酶活力改变而言,细胞脱水和固缩现象,属于慢速冷冻,因此,临床对此两型分类,值得进一步探讨。脱水是细胞损伤和伤亡之最突出因素,因此,临床宜采用使细胞长期处于超冷状态和反复冻融法。引起细胞严重脱水,致死性损伤,以获最佳疗效。  相似文献   
2.
3.
皮肤病常损害美容,冷冻疗法具医学美容效能,为不动刀的外科医学美容术,具简便、易行、价廉、较安全及利于保持容貌之独特优点。 睑黄斑瘤(Xanthelsma palpebrarum),好发于妇女的上眼睑内上,长期存在,无自觉症状,但影响美容,使患者痛苦。利用冷冻治疗,使其脱落,可恢复容貌。  相似文献   
4.
我室用液氮冷冻治疗多种皮肤病,资料全者有37个病种1611例。男性1127例,女性484例。病程23天~34年。皮损最大者为29×5×0.4cm,甚至遍及上下肢伸侧。快速冷冻,缓慢复温后重复冻融,疗程1~10次,间隔期2~3周,大多於1周左右脱痂而愈,个别延为4~6周,付作用轻。本组  相似文献   
5.
CO_2激光治疗尖锐湿疣为县以上医院广泛采用,其复发率较高的问题,已为人们所注意。我科1989年3月至1990年6月用CO_2激光治疗尖锐湿疣59例,首次治疗后复发20例占33.9%;第二次治疗后复发14例占23.73%;第三次治疗后复发10例占16.95%,  相似文献   
6.
冯淑君  万崇华 《制冷》1994,(3):63-65
本文报道78只3800克左右之正常家兔,按配伍组设计法,分为冻前,冻后7天,30天三组,分别抽血检测免疫功能,包括蛋白电泳,细胞免疫,体液免疫,补体系统。经方差分析及秩和检验,其中白蛋白,ERFT,ANAE,IgG,IgM,IgA,G_3,Gu50,P皆<0.01,差异有显著性,结果提示,冷冻对正常家兔产生了免疫反应。虽然,冻后个别指标有短暂抑制,但可恢夏。冷冻正常家兔后,产生的免疫反应仍属有利的。  相似文献   
7.
本文报告10例皮肤癌冷冻前后免疫功能及疗效。冻前G_3、IgG、IgM、ANAE、ERFT低值,冻后7天、30天上升,经方差分析及秩和检验统计学方法进行比较P<0.05及P<0.01,差异有显著性。提示冷冻对皮肤癌免疫功能施加了有利的影响。 冷冻治疗已广泛应用于良性及恶性疾病,本文报告从1992年至1994年治愈10例皮肤癌,其中3例鳞状细胞癌,7例基底细胞癌。随访2至8年,2例鳞状细胞癌痊愈后4年,分别死于其它疾病、糖尿病及肝硬化,死前无复发;另1例痊愈后3年复发,复发率10%,幸存率70%。因此,冷冻治疗皮肤癌有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8.
冷冻治疗引起细胞损伤和死亡之机理及主要因素尚未明了,仅有很少文献报道,以形态和功能相结合的酶组织化学方法研究冷冻疗效。本文报告液氮冷冻日本金兔皮肤,于不同时间取材,动态观察冻后组织病理及十三种酶组织化学改变。结果表明:30分钟后,出现典型凝固性坏死,冻后2小时,出现典型酶自溶特征,细胞于冷冻期已死亡。  相似文献   
9.
10.
10月7日~10日第六专业委员会在成都召开了第六届学术交流会。代表们来自省内各高校,各市、县医院和乐山市东亚低温工程设备制造厂等单位,具有高级职称的代表占半数。会议首先由常务理事、六专业主任委员、华西医科大学冯淑君教授致词,然后,省商业建筑设计院院长朱正钧高级工程师、西南交通大学蔡梦贤教授、华西医科大学王模堂教授致贺词。三位副理事长与学会秘书亲临会议指导,给会议增添了光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