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篇
轻工业   3篇
一般工业技术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光照对丝织文物具有不可逆的损伤,染料损耗为早期现象。文章采用常规光老化方法,分析黄檗、槐米、苏木、紫草及茜草5种古代丝织品常见植物染料在卤素光及LED光源下的褪色速率,结果表明在卤素灯及LED灯下黄檗、槐米的色牢度较差,苏木的色牢度最佳,同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染料的光老化进程进行分析。常规光老化因模拟博物馆常规光照度,试验更接近真实老化过程,该试验结果有助于文物保护人员在丝织品展陈及保存时设计合理的光源以减少光损耗。  相似文献   
2.
从陈列视角探讨卖场商品空间信息构成的多元化趋势。依据多元化信息需求趋势将商品空间分为三个部分:具有差异化及情感诉求的品牌形象空间、商品诉求点明确的重点展示空间及启发连带销售的商品齐全陈列空间。分析各空间在推广品牌服装形象及传达信息过程中承担的不同功能及互为补充的关系,以此增强品牌的综合竞争力。  相似文献   
3.
李帅  冯荟 《包装工程》2020,41(6):228-231
目的研究可供性理论在产品设计领域的价值与方法,进而为产品设计提供建议,实现更具人性化和情感化的产品设计。方法阐述可供性理论的起源及其在设计领域的发展,从吉布森与诺曼对可供性的不同定义来阐述在生态心理学中的可供性与在设计领域内的可供性的区别。对可供性理论在产品设计领域中的应用进行探讨,归纳出可供性在产品设计领域的三种类型,即潜在的可供性、集体的可供性、情感化的可供性。基于人的行为对产品可供性进行挖掘,提出行为的停顿、行为的可视化、自然行为关系三种产品设计策略,并结合实际案例进行分析。结论为设计师提供关于将可供性概念运用在产品设计中的理论依据,为用户创造舒适自然的使用体验,满足人们追求更高生活品质的需求。  相似文献   
4.
冯荟  翁鸣 《丝绸》2013,50(5)
以大尺幅平面类丝织文物为研究对象,探讨在悬挂展陈状态下,此类型丝织品在博物馆重点照明设计中的光照设计和视觉感受.通过对重点照明中不同光线入射角下的丝织品表面平均照度和照度均匀度的试验分析,得到了大尺幅平面类丝织文物在悬挂展陈状态下,与之相适应的重点照明光照方式.同时以图像“对比度”中的直方图为评估方法,评价了大尺幅平面类丝织文物在重点照明中的视觉感受.  相似文献   
5.
冯荟  赵丰 《丝绸》2012,(6):41-45
从文物保护角度分析了光照对丝织品文物的影响,探讨丝织品文物展陈中的卤素灯和LED灯对黄檗、栀子、槐米、靛蓝、紫草、苏木及茜草7种染料的老化特性,通过试验得到7种染色试样的色差突变点,为合理选择丝织品的展陈光源及控制丝织品的陈曝光时间提供了理论支持。结果表明:展陈光照设计中卤素灯比LED灯更适合表现黄檗、栀子及槐米和靛蓝染料丝织品的照明光源。苏木染料则较适合用LED灯展示,茜草染料在两种光源下的褪色速度相似。此外,根据丝织品的不同形态特征,分析了与不同形态丝织品相对应的展陈光照设计。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