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7篇
综合类   15篇
化学工业   5篇
一般工业技术   4篇
冶金工业   2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基于氧对荧光的淬灭作用,由荧光探针和高分子基质组成的氧压敏感涂料(PSP),是用于风洞测量空气动力学模型表面空气压力分布的新型压力传感器.研究荧光探针和高分子基质对PSP压力灵敏度的影响,可以为提高压力传感器的测量精度提供向导.实验将聚甲基苯基硅氧烷、三氟氯乙烯-醋酸乙烯酯、聚二甲基硅氧烷和聚甲基氟丙基硅氧烷分别与芘丁酸(PYB)和N,N,N’,N’-四甲苯基联苯胺(TBD)两种荧光探针共混,观察其荧光发射的氧猝灭作用.结果表明,PYB在上述聚合物中的氧猝灭灵敏度和响应时间随聚合物的透氧性而变化,属于扩散控制机理;在氮-氧转换时荧光猝灭时间响应也与聚合物的氧透过率一致;而TBD与4种聚合物的相互作用导致荧光发射光谱不同程度的位移,即TBD/聚合物体系的氧猝灭灵敏度与探针-聚合物的相互作用相关,而聚合物的氧透过率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2.
以石蜡为改性剂,分别采用干法和湿法对重质CaCO_3进行表面处理,然后采用冷压烧结工艺制备聚四氟乙烯(PTFE)/CaCO_3复合材料,并对其力学性能进行研究。利用红外光谱分析石蜡包覆改性前后的CaCO_3的结构变化,研究了2种改性方法对PTFE/CaCO_3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2种改性方法都可以提高PTFE/CaCO_3复合材料的断裂伸长率和拉伸强度,当质量分数为30%的湿法改性CaCO_3填充PTFE时,复合材料的断裂伸长率仍能达到200%以上。另外,采用不同改性方法和改性剂比例及CaCO_3含量所制备的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相差很大,其中,当CaCO_3质量分数为5%,湿法改性的改性剂石蜡质量分数为1%时,复合材料的各项力学性能达到最佳,远好于未经改性的CaCO_3填充聚四氟乙烯复合材料。  相似文献   
3.
为解决次磷酸铝(AHP)水溶性高、热稳定性差等问题,采用原位聚合法,以聚脲甲醛(PUF)为壁材,阻燃剂AHP为芯材,制备了聚脲甲醛次磷酸铝(PUFAHP)微胶囊。通过红外光谱、扫描电镜和粒径分析对PUFAHP的结构和形貌进行了表征。AHP粒子表面包覆一层PUF树脂后,棱角被淡化,粒径变大。水溶性和水接触角测试结果表明,AHP经过PUF树脂微胶囊化改性后疏水性得到增强,水溶性明显降低。热失重分析结果表明,所制备的PUFAHP微胶囊具有优良的热稳定性。  相似文献   
4.
利用Gemini表面活性剂对蒙脱土进行插层改性制备得到有机改性蒙脱土(OMMT),采用溶液混合法制备了OMMT/聚苯乙烯(PS)母料,将OMMT/PS母料与聚乙烯(PE)熔融共混制备得到OMMT/PS-PE复合材料。研究了蒙脱土的插层改性对OMMT/PS-PE复合材料相形态和力学性能的影响。对OMMT进行FTIR、XRD、TG表征,结果表明Gemini表面活性剂成功插层进入蒙脱土层间。通过SEM和电子万能试验机研究了OMMT/PS-PE复合材料相结构、分散相粒径的及相态与力学性能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随着OMMT含量的增加,PS分散相的粒径逐渐减小;当OMMT含量为2.5wt%时,OMMT/PS-PE复合材料的相形态由“海-岛”转变为双连续结构。与未添加OMMT的PE-PS树脂相比,OMMT/PS-PE复合材料弯曲模量和断裂伸长率显著提高,分别提高了约18%和近50倍。   相似文献   
5.
聚集态诱导发光(AIE)材料由于克服了有机发光材料常见的聚集态荧光猝灭现象,提高了固体发光效率而引起了研究者的重视,而噻咯(Silole)是具有AIE性质的环状多烯化合物中最具代表性的一种.实验合成了一种双苯基乙烯取代的含硅杂环化合物1,1二甲基3,4二苯基2,5二苯基乙烯Silole,并利用核磁共振表征了其结构,表明为目标产物.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试结果表明吸收峰在380 nm处.光致发光测试显示发射峰在420 nm处,并通过改变良溶剂和不良溶剂的比例,测试了目标产物的聚集态诱导发光性质.所选用良溶剂/不良溶剂组分别为二氯甲烷/甲醇(甲苯、水)、四氢呋喃/甲醇(甲苯、水).结果表明,该化合物在良溶剂中发光微弱,但在聚集态下具有良好的荧光性能,显示出明显的聚集态诱导发光性质.  相似文献   
6.
辊系的弹性变形会直接影响到板形,它是板形研究的核心问题。开发了一种轧机参数化有限元仿真软件,利用VB软件进行可视化编程,提供一个友好的人机交互界面,VB后台调用ANSYS软件进行辊系变形的有限元仿真。软件通用性强,操作简单灵活,并根据工程需要提出了若干软件升级的技术方案。  相似文献   
7.
葛一凡    张旗    刘治田   《武汉工程大学学报》2017,39(3):231-238
通过两步法合成了一系列基于哌啶的新型阳离子双子表面活性剂Fn(其中n代表疏水尾链所含碳原子个数,n=10,12,14,16), 并通过表面张力法、电导法、稳态荧光法研究了他们在水溶液中的吸附和胶束化行为. 研究发现随着疏水尾链增长,临界胶束浓度的值降低,最小单分子占有面积的值增大. 热力学参数表明Fn系列双子表面活性剂体系的聚集是一个自发的过程,且随着疏水尾链增长,聚集趋势变强. 摩尔电导率的研究表明在F14和F16两个体系中形成了预胶束的结构. 动态光散射和透射电镜技术证实4种双子表面活性剂的水溶液中形成了曲率较小的囊泡结构.  相似文献   
8.
9.
介绍了塑料太阳能电池的工作原理,综述了近几年不同类型的给体材料的性能及其光电转换效率,并简要介绍了塑料太阳能电池所面临的问题和挑战及其解决途径.  相似文献   
10.
对苯胺及其双子衍生物1,3-二苯胺基异丙醇在1 mol/L盐酸中对碳钢的缓蚀性能进行了对比研究,探讨了通过双子衍生化提高有机分子缓蚀性能的有效性.静态失重法测得20℃下苯胺缓蚀率为85.15%~91.62%,而苯胺始终为82%左右.腐蚀动力学分析显示苯胺及其双子衍生物加入均能明显提高腐蚀反应势垒,阻碍腐蚀反应的发生,且双子衍生物阻碍效果更佳,表观活化能提高到48.94~59.59 k J/mol,高于苯胺的44.61~49.59 k J/mol.相同条件下双子衍生物缓蚀效果明显高于苯胺,原因是双子衍生化通过共价键连接拉近了两个N原子的距离,使分子中极性部位电荷密度增大,吸附能力增强,同时也使与N相连的疏水苯环距离更近,当形成吸附层时,其疏水层中苯环的密度也相应增大,阻隔效果更好.极化曲线测试结果表明,苯胺双子衍生物作为缓蚀剂可同时抑制阴阳极反应,属于混合型缓蚀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