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综合类   1篇
无线电   6篇
一般工业技术   3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随着激光技术的发展,人们能获得的激光脉冲越来越短,这样,可以对物质在飞秒领域的超快现象进行直接的瞬态弛豫研究.超快光脉冲与物质的相互作用是科学与技术的一个前沿领域,利用超短激光脉冲诱导出样品中的非平衡态载流子,测量样品的瞬态光谱的变化是近年来发展的一种研究样品中非平衡态电子声子弛豫的新技术.在超快激光脉冲作用下引起样品瞬态光学透过率随时间变化的测量中,使用了飞秒脉冲激光器、泵浦-探测(PumP-Probe)技术、计算机控制的光学延迟线、锁定放大器及数据采集系统.激光脉冲宽度为165fs,波长为647urn,脉冲重复…  相似文献   
2.
利用直流弧光放电法制备了巴基葱,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分析表明这种巴基葱为空心椭球形,由11层富勒烯组成。利用超高真空原子力显微镜和扫描隧道显微镜研究了巴基葱在高定向石墨基底上的行为和电学特性。巴基葱的扫描隧道谱结果表明,巴基葱的电学特性介于石墨和单层富勒烯之间。  相似文献   
3.
办公室的地毯是棕色的,哦,不,是灰色的。在生活中,你可能会记不住为每平方英尺所花的50美元到底是买了什么。这毫不奇怪,因为你上次踏足办公室已是一星期前的事了,然后你只能匆忙地开个会就又奔波在路上了。  相似文献   
4.
本文研究了在柔性塑料衬底上的均匀的无定形si和siN。薄膜的裂化规律。结果表明,在单轴向拉力应变下,虽然衬底仍保持完整,但是半导体薄膜破裂为直的并行的阵列。当应变大于一个临界值后,裂纹的密度成线性增长。用原子力显微镜对裂纹的宽度和深度进行了表征和分析。  相似文献   
5.
利用真空沉积方法制备了Ag-BaO光电发射薄膜,第一次用扫描隧道显微镜(STM)研究了Ag-BaO薄膜的表面结构,得到了高分辨的表面形貌像,介绍了Ag-BaO薄膜微区表面复杂的形态结构,并将测量结果和Ag-BaO薄膜的TEM像作了比较,分析了这些结构对光电发射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合成和提纯了单壁碳纳米管(SWCNTs),用胶体将其竖直地组装在金薄膜表面上。用此组装技术制造了扫描隧道显微镜(STM)的针尖,成功地观测到了金晶粒的形貌像和高定向石墨的原子像。SWCNTs竖立在金表面上对于电学特性测量,制造场发射电子源,组装纳米电子器件,制作扫描探针显微镜(SPM)针尖等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躺在石墨表面上的碳纳米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扫描隧道显微镜 ( STM)测试分析了高定向石墨 ( HOPG)表面的碳纳米管 .在大气中室温下获得了碳纳米管原子结构 ,测量了碳管的 I- V特性 .结果表明 ,STM观察到的一般情况下的碳管容易呈簇集状态 ,与透射电镜 ( TEM)观察到的碳纳米管一致 ;在稀释和超声之后 ,STM观察到大量的单根碳管 .作者认为产生这种差别的原因 ,和碳管的疏水亲近效应强弱有关  相似文献   
8.
用扫描隧道显微镜(STM)测试分析了高定向石墨(HOPG)表面的碳纳米管.在大气中室温下获得了碳纳米管原子结构,测量了碳管的I-V特性.结果表明,STM观察到的一般情况下的碳管容易呈簇集状态,与透射电镜(TEM)观察到的碳纳米管一致;在稀释和超声之后,STM观察到大量的单根碳管.作者认为产生这种差别的原因,和碳管的疏水亲近效应强弱有关.  相似文献   
9.
利用真空沉积方法制备了Ag-BaO光电发射薄膜,第一次用扫描隧道显微镜(STM)研究了Ag-BaO薄膜的表面结构,得到了高分辨的表面形貌像。介绍了Ag-BaO薄膜微区表面复杂的形态结构,并将测量结果和Ag-BaO薄膜的TEM像作了比较,分析了这些结构对光电发射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We have investigated the growth of gold nanoclusters on the surface of highly oriented py-rolytic graphite in uitrahigh vacuum. Studies of ultrahigh vacuum scanning tunneling microscopy revealed that the size distribution of gold clusters was very narrow and quasi-one-dimensional chains of gold nanoclusters of approximately 2 nm diameter were produced after being annealed at 74℃. Unlike the results obtained by previous workers, these chains of gold clusters were not formed along steps on the substrate surface, and some of them could even go across monoatomic steps. The orientation of chains of gold clusters was also dependent on the size of gold nanoclusters. These results suggest the viability of a new route to the creation of ordered nanoscale structures.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