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化学工业   2篇
金属工艺   5篇
无线电   4篇
一般工业技术   3篇
  2022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比较空心微球表面化学镀Ni薄膜的工艺.分别以Sn-Pd胶体溶液和[Ag(NH3)2]+溶液作为活化剂,将空心微球表面进行活化,再采用化学镀的方法分别在其上淀积金属Ni薄膜.使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能量色散光谱(EDS)和X-射线衍射光谱(XRD)对两种工艺所镀Ni薄膜的表面微观结构和组分进行表征.结果表明:用Sn-Pd胶体溶液活化后的空心微球表面淀积了均匀、致密的金属Ni薄膜,该薄膜是由大小约100 nm的颗粒组成;而以[Ag(NH3)2]+溶液活化后的空心微球表面淀积的金属Ni薄膜,是由大小约1 μm的颗粒组成.并分析了这两种镀层形成的机理.  相似文献   
2.
采用共沉淀–熔盐法制备了M型铁氧体BaFe11.85-2xCoxTixMn0.15O19。运用TGA-DTA、XRD、SEM和矢量网络分析仪,对样品的晶化过程、相组成、显微形貌及微波吸收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Co2+、Ti4+固溶到铁氧体的晶格并取代Fe3+位,有助于提高铁氧体的电、磁损耗。当取代量x为1.2时,微波吸收最强,制得的样品的吸波频率在8.2~12.4 GHz范围内,tanδe、tanδμ的最大值分别为:9.0,6.8。  相似文献   
3.
零维纳米Fe2O3粉体的制备与吸波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使用不同的化学共沉淀法制备零维纳米γ-Fe2O3和α-Fe2O3粉体,通过比表面测试、透射电镜(TEM)和X-射线衍射(XRD)分析其结构,并在10GHz的频率下测试了它们的微波吸收性能。结果表明:实验制备得到了零维纳米γ-Fe2O3和α-Fe2O3粉体,在10GHz的频率下γ-Fe2O3的微波吸收性能比α-Fe2O3要好。  相似文献   
4.
李桂芳  曹全喜  李智敏  黄云霞  卫云鸽 《硅酸盐学报》2012,40(4):562-563,564,565,566
采用凝胶–燃烧法合成了掺Eu3+的Y3Al5O12(YAG:Eu3+)荧光粉。分别采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发光光谱等测试手段分析了不同温度下煅烧所得粉体的物相、形貌与发光性质。XRD和SEM结果表明:YAG:Eu3+的最低合成温度为900℃,并且在该反应过程中没有中间相YAP(YAlO3)和YAM(YAl)的产生。1 100℃合成的晶粒尺寸比较均匀,平均粒径在90 nm左右。发光光谱的测试表明:在592 nm监控下的真空紫外激发光谱由峰值位于147、156、169nm和214nm的系列激发带组成,其分别归属于铝酸根的基质吸收以及Y3+和Eu3+的电荷迁移带吸收。在147nm激发下YAG:Eu3+荧光粉最强发射峰位于592nm处,属于Eu3+的5D0→7F1跃迁。Eu3+在基质中的最佳掺杂摩尔分数为4%。  相似文献   
5.
复合纳米添加法制备ZnO压敏电阻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提出了一种利用复合纳米添加剂改善ZnO压敏电阻的晶界效应和微观特性,以获得高性能ZnO电阻片的方案,并通过化学共沉淀法制备了多元复合纳米添加剂。实验分析表明,此方案能提高通流50%以上,并能显著改善器件的微观均一性,制得的复合添加剂选择性好,易于实现工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6.
红色荧光粉对改善白光LED(w-LEDs)发光性能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为制备与商用LED芯片相符的、高效和稳定性好的红色荧光粉,本研究采用传统高温固相法合成了系列四方白钨矿结构的Na1–xMxCaEu(WO4)3(M=Li,K)红色荧光粉,并系统研究了Li~+和K~+的掺杂对NaCaEu(WO4)3荧光粉晶体结构、发光性能以及热淬灭特性的影响。Rietveld精修结果显示,掺杂Li~+和K~+没有改变NaCaEu(WO4)3基质的四方白钨矿结构,而是形成了固溶体,并且导致晶格常数呈现规律性的变化。光致发光光谱表明,在近紫外光395nm激发下,荧光粉呈现典型的红色发射,其最强发射峰位于617nm处,对应于Eu3+离子的~5D0→~7F2跃迁,这表明Eu3+处于非对称中心格位。更值得注意的是掺杂Li~+和K~+有效改善了NaCaE...  相似文献   
7.
利用固相反应球磨法以及不同的干燥法制备AgCl超微粉体,将其按一定比例与纳米Ag粉体均匀混合、造粒、压制成模并烧结,获得复合的Ag/AgCl多孔电极。并利用SEM、XRD、电化学工作站和低噪声前置放大器自制电噪声测试装置,对其进行微观结构分析和各种电化学性能测试,讨论多孔性结构对电极的极化性能、电极极差、短期稳定性以及电化学噪声水平影响。结果表明:利用冷冻-干燥法所制备的AgCl粉体分散性极好,大小均匀,所制备的复合Ag/AgCl结构呈多孔状,电极的交换电流密度大,不易极化;两电极一致性好,极差电位小,约为–0.2744mV;电极具有优良的短期稳定性,电极电势波动量不超过0.0477mV/24h,在低频段电极的自噪声降至纳伏级水平,为水下微伏级的微弱电场测试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测试基础。  相似文献   
8.
Ag/AgCl电极的制备及电化学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固相球磨和冷冻干燥法制备了AgCl粉体,按一定比例将AgCl和Ag粉均匀混合压片成型,然后烧结。运用XRD、SEM、eDAQ电化学工作站和超低噪声放大器,对样品的相组成、显微形貌及电化学性能进行表征。结果表明:所制备的Ag/AgCl电极外观形貌好,表面缺陷少,AgCl和Ag粉混合均匀。电极实测极差电位稳定性良好,24小时波动仍在0.1 mV以内,经过15天后,其极差电位波动在0.1 mV内,低频段下自噪声性能良好,达到nV级水平,满足海洋大地电磁勘探检测电场的要求。  相似文献   
9.
以金属钽板为阳极,不锈钢板为阴极,以四丁基溴化铵为导电剂,在二乙胺体系中直接电化学合成5-二乙基胺钽(Ta[N(C2H5)2]5).采用红外光谱(FT-IR)、核磁共振(NMR)、差热分析(TG-DTG.)及等离子质谱(ICP-Mass)对5 kPa 压力下减压蒸馏分离得到Ta[N(C2H5)2]5产品进行了分析检测.分析结果表明得到的产品确实是纯度99.997%的有机胺钽化合物Ta[N(C2H5)2]5.钽阳极溶解机理研究表明,钽阳极在电流的作用下发生点腐蚀,钽阳极在电流及四丁溴化铵的作用下首先生成Ta(NH10C4)n(Br)m,之后Ta(NH10C4)n(Br)m不断被传输到阴极后继续与二乙胺反应,逐步脱去溴离子Br,并最终生成有机胺钽盐Ta[N(C2H5)2]5.  相似文献   
10.
采用固相反应法制备了ZnO前驱体,在不同煅烧温度和保温时间分解得到ZnO粉体.用扫描电镜和X射线衍射仪表征合成粉体.采用矢量网络分析仪测试ZnO粉体在8.2~12.4 GHz的微波介电性能.结果表明:在不同煅烧温度和保温时间,前驱体均分解生成ZnO粉体.低温时,得到的样品颗粒大小均匀一致;随着温度的升高,颗粒逐渐长大,但均匀性变差.保温时间对样品颗粒大小的影响不明显.样品介电常数的实部(ε')和虚部(ε')随温度的升高先增大后减小,700℃时,达到最大;而随保温时间的增加,ε'和ε'的变化不显著.对产生介电损耗的机理进行了讨论,并提出改善介电性能的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