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篇
  免费   4篇
化学工业   31篇
轻工业   6篇
一般工业技术   5篇
  2023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综述了微乳液与普通乳状液的相似与不同之处,并对微乳液的形成机理和体系结构、性质的一些研究方法和手段作了介绍;探讨了微乳液在不同领域中的应用,并对其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
2009年8月17-21日,由中国化学会主办、山东大学和青岛科技大学联合承办的第12届胶体与界面化学会议在美丽的海滨城市青岛举行.共有来自全国64所高校、11个科研院所的460多名代表出席本次会议,其中有中国科学院院士江龙教授和钱逸泰教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化学部副主任梁文平研究员也应邀出席了会议.青岛科技大学党委副书记韩兆会、山东省教育厅科技处处长张厚吉、第12届胶体与界面化学会议主任、扬州大学校长郭荣等出席会议开幕式并讲话.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稀溶液表面性能和浓溶液相行为的研究,探讨了乙醇对AEO9水溶液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乙醇用量的增加,AEO9在乙醇/水混合溶剂中的临界胶束浓度(cmc)增大,但cmc时的表面张力(γcmc)基本不变。三元相图中,在AEO9/乙醇一侧只有胶束溶液,没有液晶区出现;靠近AEO9/水一侧,随着AEO9含量的增加,由胶束溶液逐渐向六角相液晶和层状相液晶过渡。  相似文献   
4.
通过一锅法,制备得到温敏改性的SiO2。考察了反应温度、单体用量、反应时间、引发剂用量等因素对接触角的影响。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对产物进行了表征。温敏改性纳米SiO2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反应温度73℃,反应时间6 h,单体与KH-570摩尔比为1∶1,引发剂用量为单体与KH-570总质量的2.5%。  相似文献   
5.
纳米氧化锌光催化降解壬基酚聚氧乙烯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工业氧化锌为原料应用氨浸法制备了具有光催化活性的纳米ZnO粉体,并利用X射线衍射仪(XRD)、透射电镜(TEM)和N2物理吸附(BET)等手段对所得样品进行了表征。进一步对其降解表面活性剂壬基酚聚氧乙烯醚(NPE-10)溶液的光催化性能进行了研究,考察了煅烧温度、煅烧时间、催化剂用量、溶液初始浓度等不同因素对其降解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在300℃下煅烧2 h所得纳米ZnO具有较小的粒径和较大的比表面积,在溶液初始浓度为50 mg/L,催化剂用量为0.1 g时具有比较好的光催化活性,在氙灯照射下,5 h降解率达到70%以上。  相似文献   
6.
绿色清洗剂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消费者越来越关心自身的健康和周围的环境问题。绿色不再是一种时尚,它已经变成人们生活的主要部分,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环境相容性好的家用清洗剂的概念深入人心,成为了市场的主流产品。介绍了绿色洗涤剂的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7.
主要介绍了2008年绿色环保产品的销售情况以及2009年市场规模较大的化妆品公司推出的一些新的天然有机产品,同时展望了环保产品的未来。  相似文献   
8.
第12届国际胶体与界面科学大会(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surface and colloid science,以下简称12th (CSCS)于2006年10月15日-20日在北京成功召开。此次大会由中国化学会胶体与界面化学专业委员会主办,扬州大学、北京大学和中科院化学所等单位承办,来自国内外的450多位专家和代表参加了本届内容丰富、主题广泛的会议。会议主要报道了国际胶体与界面科学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和动态,同时邀请了众多国际和国内胶化界著名专家学者,并做了精彩的大会报告和分会场主题报告。会议特别重视为青年学者提供展示成果的机会,此外,会议期间还安排了新仪器、新产品发布活动。  相似文献   
9.
临床研究表明,全氟聚醚磷酸酯盐是一种温和的酸性试剂,它可以有效地降低pH值而不会增加酸性组分的其他影响.  相似文献   
10.
在烷基葡萄糖苷(APG)/苯乙烯/水三元体系形成的Winsor-Ⅰ型多相微乳液介质中,通过聚合制得了粒径在35~40nm的单分散聚苯乙烯小球,研究了温度、引发剂类型、引发剂浓度以及单体浓度对产物粒径和分子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温度在60~70℃,K2S2O8为引发剂的条件下单分散聚苯乙烯颗粒具有较小粒径(35~40nm),引发剂和单体浓度对粒径的影响很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