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5篇
电工技术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1篇
原子能技术   25篇
  2012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5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安徽省发展核电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安徽省作为煤炭大省和华东地区重要的能源基地出发,分析了核电作为安全能源、清洁能源、经济能源的优越性,讨论了安徽发展核电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提出应抓住安徽发展核电的优势,积极准备,早日立项,促进安徽省整个经济和社会加快发展。  相似文献   
2.
3.
介绍一个测量由中子引起的核反应的双微分截面实验的事例判选系统,由于反应截面非常小,而且本底相当大,为了最大程度地减少本底的影响,系统采用了二级硬件判选和一级软件判选。经过三级事例判选之后,可使本底计数降低4-5个数量级。  相似文献   
4.
材料的快中子溅射性能直接关系到裂变和聚变反应材料的选择。在测量得到的(n,2n),(n,α),(n,p)和(n,np)核反应的快中子溅射产额的实验数据基础上,结合理论计算结果,得到了1个适合于计算上述4种核反应的约化溅射产额的修正的理论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5.
聚乙烯/碳黑复合导电材料的正电子谱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高密度聚乙烯(HDPE)中掺入碳黑(CB)可以显著提高其导电性能,而且碳黑含量的变化对导电性有很在影响。本文用正电子湮没技术研究了这种复合体系中自由体积随碳黑含量的变化规律,证实了碳黑颗粒处于非晶区的观点,并结合电阻率测量和差热分析的实验结果探讨了渗流阈值以及结晶度等问题。  相似文献   
6.
NE213闪烁体的n-γ分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NE213闪烁体广泛使用于探测快中子,但却伴随很高的g本底。本文使用快信号门与总信号门的两门积分方法,用快信号与总信号进行二维作图来分辨粒子。用252Cf 中子源和d+D核反应产生的单能中子研究了 f5"2"、f5"5"和f8"2"三种尺寸的NE213闪烁体的n-g分辨性能,通过选择合适的门宽,获得了极好的n-g分辨效果。对f5"2"的NE213,最佳快信号门宽为30ns。 摘要 NE213闪烁体广泛使用于探测快中子,但却伴随很高的g本底。本文使用快信号门与总信号门的两门积分方法,用快信号与总信号进行二维作图来分辨粒子。用252Cf 中子源和d+D核反应产生的单能中子研究了 f5"2"、f5"5"和f8"2"三种尺寸的NE213闪烁体的n-g分辨性能,通过选择合适的门宽,获得了极好的n-g分辨效果。对f5"2"的NE213,最佳快信号门宽为30ns。  相似文献   
7.
一个CsI(T1)探测器脉冲形状分辨p,a和r的电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描述了一个用于(中子、带电粒子)核反应双分载面测量中分辨p,a和r的脉冲形状电路的研制,性能测试,使用该电路,可以满意地分辨p,a和r。  相似文献   
8.
本文介绍了一个研究中子、带电粒子反应的实验装置中,低气压丝室信号获取的前端电路。该电路系统能同时获取粒子沉积的能量、位置和时间信息。系统经过了初步的设计制作阶段,现已安在装置上进行了实验,给出了用该电路系统分辨质子、α粒子的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9.
This paper presents a conceptual design for the first tentative surface muon source based on the proton beam provided by China Spallation Neutron Source (CSNS). We have calculated the optimal parameters of solid muon target, in which the method of Monte Carlo simulation is used to obtain the optimal muon beam parameters, such as beam fluence rate, momentum spread and phase space distribution. A simple muon transport beamline system was also designed, which could transport the muons emitted from the muon target into the experimental area, where positrons from muon decay in a test sample are detected by a spectrometer. The beam optics of this new beam line is also described.  相似文献   
10.
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多路望远镜系统测量了天然镍在14.6MeV中子能量下的(n,xα)反应发射α粒子的双微分截面。使用多重二维粒子鉴别技术有效地鉴别了p,α粒子和γ射线,使用厚靶技术提高了事件率,减少了统计误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