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化学工业   7篇
一般工业技术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本文对传统装饰符号的由来及应用做了基本的概述,随后归纳了传统装饰符号的分类并阐述了传统装饰符号的意义,最后比较了不同传统装饰符号在现代室内设计中的合理运用,呈现了不同装饰符号所蕴含的民族文化内涵,是对传统装饰符号理解的革新,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分别采用2,2-二羟甲基丙酸、N-甲基二乙醇胺和聚醚二元醇作为亲水基团,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KH-550)为预聚体封端剂,采用溶胶凝胶法合成阴(ASPU)、阳(CSPU)和非离子型(NSPU)聚氨酯/纳米Si O2的复合乳液。采用粒径分析、SEM、FTIR、DSC、TGA、XRD和拉力机等对3种复合材料的乳液状态、膜结构和性能进行表征。结果显示,在软硬段结构相同的条件下,NSPU的平均粒径最大;复合材料中PBA2000的结晶度大小的顺序为:NSPUCSPUASPU;拉伸强度和邵氏硬度大小的顺序为:ASPUCSPUNSPU;ASPU和CSPU胶膜的力学性能、热性能和耐水性较好,NSPU胶膜的柔顺性和耐酸碱性较好。  相似文献   
3.
张明月  张晓亮  陈广美  黄毅萍  吴立霞 《精细化工》2011,28(11):1041-1045,1074
以双键封端水性聚氨酯为反应型高分子,全氟丁基磺酸钾为含氟乳化剂,实现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丙烯酸丁酯(BA)、甲基丙烯酸十二氟庚酯(G04)和聚氨酯的共聚,制备具有核壳结构的含氟丙烯酸酯改性聚氨酯乳液(FPUA)。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对共聚物组成、乳胶粒的形态进行表征,并通过表面接触角、拉伸实验和热重分析等分别研究了FPUA胶膜的表面能、力学性能和热性能。结果表明,当含氟乳化剂和氟单体用量分别为单体总质量的0.15%和20%时,乳液稳定性好,聚合物胶膜表面能由45.6mN/m下降至22.5 mN/m,表现出良好的疏水疏油性,最大热失重速率温度由348℃提高至398℃。  相似文献   
4.
吴立霞  黄毅萍 《精细化工》2013,30(10):1086-1091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纳米SiO2(SiO2)溶胶粒子,经γ-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KH-570)改性后,与双键封端的聚氨酯及丙烯酸酯单体进行原位共聚,制备具有核壳结构的聚氨酯-丙烯酸酯/SiO2复合乳液(SPUA)。采用透射电镜(TEM)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对乳胶粒的形态、共聚物组成进行表征,以接触角测定仪、拉力机、扫描电镜(SEM)和热重分析仪分别对SPUA胶膜的对水接触角、力学性能、表面形貌和热性能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随着改性纳米SiO2质量分数的增加,胶膜的力学性能和热稳定性均明显改善,当改性纳米SiO2质量分数为8.0%时,胶膜的最大热失重速率对应温度为413℃,吸水率4.1%,接触角71.5°,拉伸强度17.7 MPa,摆杆硬度达到93%。  相似文献   
5.
分别采用2,2-二羟甲基丙酸、N-甲基二乙醇胺和聚醚二元醇作为亲水基团,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KH-550)为预聚体封端剂,采用溶胶凝胶法合成阴(ASPU)、阳(CSPU)和非离子型(NSPU)聚氨酯/纳米SiO2的复合乳液。采用粒径分析、SEM、FT-IR、DSC、TGA、XRD和拉力机等对3种复合材料的乳液状态、膜结构和性能进行表征。结果显示,在软硬段结构相同的条件下,NSPU的平均粒径最大;复合材料中PBA2000的结晶度大小的顺序为:NSPU>CSPU>ASPU;拉伸强度和邵氏硬度大小的顺序:ASPU>CSPU>NSPU;ASPU和CSPU胶膜的力学性能、热性能和耐水性较好,NSPU胶膜的柔顺性和耐酸碱性较好。  相似文献   
6.
水性聚氨酯涂料以其优异的性能和绿色环保的优势而得到大力发展。近几年,植物油改性水性聚氨酯涂料成为热门,文中综述了蓖麻油、亚麻油、以及豆油改性水性聚氨酯合成水性氨脂油涂料的研究进展,并对植物油改性水性聚氨酯涂料的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7.
以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丙烯酸丁酯(BA)为主单体,过硫酸钾(KPS)为引发剂,丙烯酸(AA)和丙烯酸羟乙酯(HEA)作为亲水单体,制备丙烯酸酯共聚物无皂乳液。结果表明,当丙烯酸羟乙酯(HEA)用量和丙烯酸(AA)用量分别为单体总质量的16%和4%时,乳液粒径为57 nm,乳液稳定性好,胶膜的拉伸强度达到9.56 MPa。  相似文献   
8.
采用硅烷偶联剂KH550、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十八胺(ODA)对高岭土表面进行三步干法改性,制备出有机高岭土(Kaolin-O),然后将其与聚丙烯(PP)进行熔融共混制备出PP/Kaolin-O复合材料。用FTIR对改性高岭土进行结构表征,并用TEM、SEM、XRD和DSC对复合材料的微观形貌和结晶行为进行研究,通过拉力测试研究了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结果表明:有机物成功接枝到高岭土表面,当Kaolin-O用量低于5phr时,Kaolin-O片层均匀分散在PP基体中;Kaolin-O的加入,促进了聚丙烯β结晶成核,复合材料的结晶度均比纯PP低;Kaolin-O用量为3 phr时,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断裂伸长率比PP分别提高了37%、18%。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