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篇
化学工业   2篇
金属工艺   5篇
一般工业技术   3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化学镀镍层缓蚀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提高化学镀Ni-P镀层的耐蚀性能。方法在钢铁基体表面化学镀Ni-P镀层,采用植酸、硅酸钠、钼酸铵和双氧水中的一种或多种复配对镀层进行钝化处理。通过硝酸点滴法、贴滤纸法分析镀层耐蚀性的变化,并通过正交实验确定四种物质复配的最佳浓度。结果以植酸、硅酸钠、钼酸铵和双氧水为主要成分配制的复合缓蚀剂能使镀层耐硝酸效果良好,电化学实验表明,复合钝化膜的腐蚀电流密度降低和阻抗值增加都超过1个数量级。结论所研究的复合缓蚀剂各组分间存在协同效应,最佳配方为:6 g/L植酸,6 g/L硅酸钠,4 g/L钼酸铵,30 mL/L双氧水。  相似文献   
2.
根据GUM和JJF1059-1999标准,分析计算了热轧中宽钢带试样拉伸试验中的不确定度行为,得到Urel(Rel)=1.6%,Uerl(Rm)=1.4%,Urel(A)=0.5%。结果表明,热轧中宽钢带试样拉伸试验中不确定度的水平与GB228标准附录J预测水平相当,检测过程受控正常。  相似文献   
3.
以苯磺酸为烷基化脱硫催化剂,对不同种类噻吩化合物的烷基化难易程度进行对比研究并进行优选。将沸点在70~150℃间的中间馏分油作为烷基化原料,采用正交实验方法,对3个主要工艺参数(反应温度、反应时间、苯磺酸加入量)进行优化研究。将全馏分油切割成3个部分,用不同方法进行分步脱硫,分析脱硫前后油品的组成和性质差异。实验结果表明:不同噻吩化合物的烷基化活性顺序为3-甲基噻吩>噻吩>2,5-二甲基噻吩>2-甲基-5-乙基噻吩;最佳烷基化工艺条件为温度80℃、反应时间120 min、苯磺酸加入量质量分数为10%;将全馏分油切割并分步脱硫后,汽油总硫由310μg/g降至50.4μg/g,脱硫率为83.7%,脱硫油基本满足国Ⅳ汽油标准。 更多还原  相似文献   
4.
采用扫描电镜及能谱等手段对热轧带钢和冷轧带钢表面产生黑斑的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酸洗热轧带钢表面黑斑主要是氧化铁,冷轧带钢表面黑斑主要是热轧带钢氧化铁经退火后被还原产生的还原铁。  相似文献   
5.
周慧云  洪嘉  黄健航  刘光明 《表面技术》2016,45(11):145-152
合金材料的耐高温腐蚀性能研究在先进超临界火电机组的发展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随着锅炉参数的提高,高温腐蚀逐渐成为合金材料使用寿命的主要制约因素。从三种主要的超临界锅炉合金材料出发(铁素体耐热钢、奥氏体耐热钢以及镍基高温合金),综述了常用的锅炉用高温合金材料及其高温腐蚀研究,包括在不同环境中的腐蚀,如SO_2气氛、KCl蒸汽、Na_2SO_4盐膜以及NaCl盐膜对高温腐蚀的影响;合金元素以及锅炉温度对高温腐蚀的影响。通过对腐蚀产物形貌、结构及元素分布的总结,对已有的研究成果进行了分析比较,发现大多数合金的腐蚀产物出现了分层现象,并且腐蚀过程中氧化-硫化过程交替进行,导致S元素的侵入以及腐蚀产物层的松动。讨论了腐蚀过程从萌生到加速腐蚀的历程机理,总结了锅炉不同高温腐蚀类型(焦硫酸盐腐蚀、复合硫酸盐腐蚀及氯化物腐蚀)。最后展望了未来高温腐蚀研究在超临界锅炉领域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6.
目的揭示10CrMoAl钢的耐腐的蚀原因及机理。方法通过对10CrMoAl钢进行盐雾试验(72、168、240 h)来模拟其海水腐蚀,并对试验后的试样进行了腐蚀速率、SEM、能谱、XRD及电化学分析及研究。结果 72、168、240 h盐雾腐蚀周期下,试样的腐蚀速率分别为2.352、1.915、2.218 mm/a。72 h盐雾腐蚀试验后,Cr和Mo主要在靠近基体一侧富集;168 h盐雾腐蚀试验后,Cr主要在靠近外表面的锈层处偏聚严重;240 h盐雾腐蚀试验后,在靠近锈层的基体一侧又出现了Cr和Mo的明显偏聚,并同时出现"白亮层"。随着腐蚀时间的延长,锈层中Fe Cr2O_4和γ-Fe_2O_3含量的变化趋势是一致的,即先不断上升,然后趋于稳定。结论随着腐蚀时间的延长,腐蚀速率先降低后升高再降低,最后趋于稳定。腐蚀过程是一个周而复始的循环过程:Cr和Mo在锈层与基体交界处不断富集—形成耐腐蚀层—腐蚀脱落—Cr和Mo在锈层与基体交界处富集。这种富集规律对防腐蚀有一定的作用。此外,Fe Cr2O_4在锈层中含量较多时,具有显著的防腐功能。  相似文献   
7.
采用化学成分分析、力学性能测试和微观检验等方法对影响510L钢力学性能的组织与成分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化学成分中的铌能提高钢的强度,使510L满足性能要求;夹杂物和带状组织致使冷弯开裂;粒状贝氏体在回火处理后能优化钢的强韧性。并针对以上对性能影响情况提出了一些相应措施。  相似文献   
8.
探讨葛根黄酮分散片的制备工艺.考察了羧微晶纤维素(MCC)、低取代羟丙基纤维(L-HPC)、交联聚乙烯吡咯烷酮(PPVP)、微粉硅胶等对葛根黄酮分散片崩解时限的影响,对最佳处方进行了溶出度测定及方法学考察.  相似文献   
9.
刘琴琴  周慧云  王兴洲 《表面技术》2018,47(11):290-294
目的 设计一种钢轨表面缺陷检测方法,对钢轨表面存在的缺陷进行快速、准确地检测。方法 首先,利用图像的灰度均值构造灰度均衡模型,对钢轨表面图像中像素点的灰度值进行修正,以克服光照不均的影响。然后,利用图像的谱残差模型与相位谱增强钢轨表面图像中的缺陷部分,引入ostu阈值分割法对增强后的图像进行二值化,对图像中的缺陷区域进行准确地分割提取。最后,利用Gabor滤波器,将二值化图像中的噪声进行滤除,并保留缺陷区域的边缘等细节特征。结果 与对照组方法相比,所提方法的检测效果较好,精确率以及召回率都有所提高。直观测试结果显示,所提方法能够较为完整地检测出钢轨表面缺陷。客观测试实验结果显示,所提方法的精确率为90.11%,召回率为93.41%,且平均耗时为45.17 ms,相对对照组方法而言,耗时最少。结论 所提钢轨表面缺陷方法不仅能够准确地对钢轨表面缺陷进行检测,而且还具有较高的检测效率。  相似文献   
10.
对呼和浩特炼油厂混合碱渣废水进行了理化性质及组成分析,然后对混合碱渣进行双氧水氧化脱硫、蒸馏及活性炭吸附等处理方法的研究。经过双氧水氧化脱硫、蒸馏和活性炭吸附组合工艺处理后的混合碱渣COD由101 592降为653 mg/L,S2-由11 478降为14.59 mg/L,酚含量由1 560.6降为9.03 mg/L。经此组合工艺预处理后的碱渣废水各主要污染物指标均满足了污水处理厂污水进生化池的条件。此组合工艺基本无二次污染产生,是目前炼油厂碱渣废水深度处理较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