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电工技术   2篇
综合类   7篇
一般工业技术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 毫秒
1.
Cu离子掺杂Ni—Zn铁氧体的结构和介电性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用传统的陶瓷制备工艺制备了Ni0.5-xCuXZn0.5Fe2O4铁氧体,其中x=0.12,0.16,0.20,0.24,0.28。对不同Cu掺杂量的Ni—Zn铁氧体样品的结构、微结构和介电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所有的样品均生成子立方尖晶石结构,x=0.24,0.28时,出现了杂相CuO和CuFe2O4;介电常数随频率变化的曲线显示了尖品行结构铁氧体的正常的介电行为,不同频率下介电常数均随cu含量的增加,先减小后增大,在x=0.20时达到最小值;似介电拟耗角正切曲线随频率变化出现异常行为,所有的样品都出现了多个峰值。  相似文献   
2.
采用氧化物法制备La掺杂Ni-Zn铁氧体,样品的相组成成分、微结构和电磁性能分别采用X射线衍射仪(XRD)、阻抗分析仪和振动样品磁强计(VSM)进行表征,讨论了Ni0.5Zn0.5LaxFe2-xO4(x=0.002~0.010)铁氧体的结构和电磁性能。结果表明:x=0.008和0.010时,样品中有LaFeO3第二相出现;随着La3+掺杂量的增加,晶格常数、微晶尺寸和介电常数均呈现先增大后减小,并且都在x=0.006时出现峰值;电阻率和饱和磁化强度均呈现先减小后增大,且均在x=0.006时出现最小值。除了Ni0.5Zn0.5La0.002Fe1.998O4样品外,其他样品的介电损耗角正切均有峰值出现,表现出异常的介电行为。  相似文献   
3.
以氧化锌、硫酸锰、硝酸铁为主要原料,采用化学共沉淀方法制备锰锌铁氧体前驱体粉末,并与以三氧化二铁、氧化锌和二氧化锰为主要原料的氧化物法前驱体粉末同时通过传统氧化物固相烧结工艺制备锰锌铁氧体。对样品的晶体结构、微结构和热性能进行表征及分析表明:烧结后的样品形成了很好的尖晶石型结构铁氧体。共沉淀法制备的样品在1 250℃下烧结4 h时晶粒最为细小均匀,且密度和居里温度达到最大,在1 280℃下烧结4 h时固相反应最完全。传统氧化物方法制备的样品在1 220℃时烧结4 h时固相反应最完全。共沉淀法和氧化物法制备的样品晶胞体积均比理论值有所膨胀,在1 250℃时,晶格常数和晶胞体积最小。  相似文献   
4.
采用氧化共沉淀法制备出Mn-Zn铁氧体前驱粉体,再在空气中和氮气中对前驱粉体进行不同温度的热处理,通过X射线衍射仪(XRD)和振动样品磁强计(VSM)对样品的相和磁性能进行表征。研究结果表明:空气中热处理的样品中均出现了Fe2O3,随热处理的温度升高,Fe2O3的含量减少、样品的饱和磁化强度和初始磁导率增大;600℃氮气中热处理的样品未出现Fe2O3;其饱和磁化强度比空气中同一温度下热处理的要高。  相似文献   
5.
锂离子动力电池模块大电流放电引起电池过热及各电池单体散热的不均性这一缺点严重影响了锂离子电池的使用性能、服役寿命及安全性。针对上述问题,设计了一种"管壳式"电池模块,采用计算流体力学软件Fluent模拟了该电池模块中的温度场,分析了其散热效果。结果表明:通过电池模块中的铝管和折流板的联合散热作用,可提高电池模块的散热效率和温度均匀性;环境温度为27℃、空气流速为1 m/s时,3 C放电,该电池模块的最高温度为50℃,最高温度和最低温度之差为5.1℃。  相似文献   
6.
7.
8.
石蜡作为相变材料(PCM),膨胀石墨(EG)为导热增强剂,制备不同EG含量的膨胀石墨/石蜡(EG/PCM)复合材料。采用瞬态热线法测量样品的导热系数;把EG/PCM应用于锂离子电池热管理,研究不同EG含量的EG/PCM热管理性能;采用ANSYS软件分析EG/PCM的导热系数对锂离子电池热管理的影响。结果表明:EG的加入大幅度提高了PCM的导热系数,EG含量≥9%时,EG/PCM的导热系数呈各向异性;锂离子电池表面温度随EG含量增加而减小,EG(12)/PCM(88)表现出优异的热管理性能;适当地提高EG/PCM的径向导热系数,有利于提高它的热管理性能。  相似文献   
9.
采用氧化物法制备了Ni0.5Zn0.5Fe2 O4铁氧体;样品的相组成成分、微结构和介电性能分别采用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镜(SEM)、阻抗分析仪进行表征,讨论了经不同温度预烧和烧结后的样品微结构和介电性能.结果表明:950℃和1 000℃预烧的样品有Fe2 O3第2相产生,随着烧结温度的升高,微晶尺寸和密度逐渐增大;介电常数呈现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在1 200℃时有最小值;1 300℃下烧结样品的介电损耗角正切有峰值出现,表现出了异常的介电行为.  相似文献   
10.
采用固相反应法制备Ni0.5Zn0.5Nd2-xFe2-3O4铁氧体,通过X射线衍射仪(XRD)、阻抗分析仪和振动样品磁强计(VSM)对样品的物相、结构和电磁性能进行表征,讨论了Ni0.5Zn0.5NdxFe2-xO4(x=0.002~0.010)铁氧体的结构和电磁性能。结果表明:Nd^3+掺杂量z〉0.008时,样品中出现了杂相NdFeO3;随着Nd^3+掺杂量的增加,晶格常数呈现先增大后不变,而密度、介电常数和介电损耗角正切呈现先增大后减小(z=0.008时出现最大值),但饱和磁化强度呈现逐渐减小(z=0.010时有最小值71.22emu/g);并且所有样品的介电损耗角正切均出现峰值,表现异常的介电行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