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篇
  免费   2篇
综合类   5篇
化学工业   1篇
金属工艺   1篇
机械仪表   1篇
建筑科学   9篇
轻工业   1篇
无线电   5篇
一般工业技术   5篇
冶金工业   1篇
自动化技术   4篇
  2023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0篇
  2015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利用偏光显微镜和微电泳仪研究了乙烯-丙烯酸甲酯共聚物(EMA)对蜡晶的形态和电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EMA加入原油后,使原油中的蜡晶形成小的晶体,改善了原油的流变性性能;降凝剂EMA的加入可使蜡晶表面带电,电性排斥使蜡晶高度分散而稳定存在;当EMA用量较低时,蜡晶表面ζ电位随降凝剂用量增加而增加,当EMA用量较高时,蜡品表面与电位随降凝剂用量的增加趋势变缓;EMA的用量达到一定值时,蜡晶表面ζ电位不随降凝剂含量的增加而变化。  相似文献   
2.
针对纳米金颗粒修饰的葡萄糖生物传感器对葡萄糖的响应电流随着工作电压的下降快速下降的问题,进一步利用电子媒介体二茂铁对其进行修饰,并选用丝网印刷电极研究了纳米金颗粒和二茂铁之间的相互作用。实验结果表明:二茂铁有效地降低了纳米金颗粒修饰的葡萄糖生物传感器响应电流的下降值,纳米金颗粒降低了电子媒介体二茂铁的氧化还原反应电位,并且,纳米金颗粒与电子媒介体二茂铁在葡萄糖生物传感器中表现协同增效效应。  相似文献   
3.
4.
设计了含Ni和无Ni两种纳米结构贝氏体钢种,进行了不同温度下等温淬火热处理实验,目的是研究Ni对等温淬火纳米结构贝氏体钢相变、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与连续冷却工艺不同,在等温淬火过程中,Ni元素的添加降低了贝氏体相变驱动力,减少贝氏体体积分数,同时使TTT曲线右移,减慢等温贝氏体相变动力学。此外,在等温淬火后,Ni元素的添加提高钢的冲击性能,但由于贝氏体量的减少和残余奥氏体的增多,使钢的拉伸性能降低。其次,随着相变温度的升高,含Ni钢和无Ni钢的强塑积略有增加。  相似文献   
5.
同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在清洁汽油的具体指标方面还存在较大差距,汽油质量始终面临着蒸气压高、辛烷值分布差,尤其是烯烃含量过高的压力,长远看,硫、苯、氧等指标含量也将面临着更大压力.结合我国汽油生产现状,调整炼油厂装置构成,降低我国汽油中的烯烃和硫含量,将是我国汽油中长期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6.
为满足多线、高空间分辨率激光雷达大数据量、高实时性、高可靠性要求,研究设计了一种基于Zynq-7000器件的激光雷达信息处理系统.硬件设计充分利用Zynq内部资源配置了多个、多种接口,外接简易电路即实现多个外设控制和状态监控.不同于常用的SMP (Symmetrical Multiprocessing)方式,Zynq内双ARM核处理器的软件设计采用更灵活的AMP (Asymmetric Multiprocessing)方式,两核一主一从独立运行裸机程序,其中主核完成数据处理的时序调度,并与从核以乒乓方式交替计算,双核协同优化改进,在完成了AD全波形匹配法与TDC相结合的高精度测距基础上,进一步设计并实现了实时的距离和强度校正算法,算法不仅研究了校正量与距离和强度的关系,还引入了温度和探测单元差异影响因素.经测试,64线激光雷达可探测处理三次回波,在120 m范围内的测距精度优于1.5 cm,强度数据更客观反映探测目标的特性,雷达单回波数据点率达到2560 K点/s.  相似文献   
7.
在面阵扫描成像激光雷达中,阵列光束照明与棱镜扫描相结合实现了高能量利用率、高分辨率和宽探测视场,但阵列子光束倾斜入射棱镜,破坏了光束传输的旋转对称性,棱镜对子光束偏转能力存在差异,规则光束阵列产生了形状畸变,导致光束指向误差,影响点云位置精度。首先,将阵列光束与棱镜结合的圆锥扫描方式分解为多角度入射多波束并行扫描,通过所有子光束的传输特征来综合表征阵列光束传输特征;然后,采用三维矢量光学方法推导了阵列光束在棱镜中的传输过程,建立了子光束指向变化与棱镜扫描角度的关系;最后,通过对机载激光雷达棱镜扫描成像过程的数值仿真,建立了光束指向变化与点云数据质量的联系。仿真结果表明:阵列光束(3×3)棱镜扫描系统在航高0.5 km时,光束阵列畸变导致平面误差RMS约为5 cm,并随航高呈线性变化;斜率约为0.1 m/km,并随着阵列光束规模和子光束角间距增加点云平面精度随之下降。通过对棱镜扫描过程中光束阵列畸变规律掌握,为后续机载飞行试验数据的校正、阵列光束结合多棱镜扫描系统的设计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8.
以太网无源光网络(EPON)已成为应用最广的宽带接入技术之一,为其配备强大的网管系统是十分必要的.文章设计了EPON网管资源管理子系统,以实现对网络资源的管理和状态的实时监控.首先介绍了EPON网管系统的总体架构,随后重点阐述了资源管理子系统的设计方案,最后分别在网管客户端、服务器端和代理侧予以实现.  相似文献   
9.
带混凝土约束面板的组合钢板墙具有合理的破坏模式和良好的抗震性能,可用于箱板式钢结构住宅的底部加强区。在前期有限元分析和试验研究的基础上,设计制作了2个1/3比例的组合钢板墙试件,并进行了低周反复试验。研究了试件的破坏过程、破坏模式、承载力、变形性能等,重点分析了螺栓间距、加劲肋的布置方式等对试件抗震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加劲肋的设置会明显改变钢板墙的破坏模式和抗震性能,即未设置L型加劲肋的组合钢板墙,破坏时只在T型加劲肋两侧形成明显的交叉拉力带,且试件的承载力较低,滞回曲线捏缩严重,耗能能力相对较差;增大螺栓间距的组合钢板墙,破坏时只在中部两排螺栓间形成明显的交叉拉力带,且试件的承载力下降,延性也降低,耗能能力相对较差。提出了箱板式钢结构底部加强区墙体设计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为深入研究箱板式钢结构模块单元的抗震性能,基于前期试验研究结果,分别对设置和不设置角部加强构造肋的三层单开间箱板式钢结构模块单元进行了有限元建模。对比分析了模块单元的破坏模式、滞回曲线、骨架曲线和承载力等,验证了有限元分析的有效性。以模块单元的轴压比为主要研究参数,设计了4组64个有限元模型试件,探讨了轴压比对模块单元抗震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在墙板高厚比、角部加强构造肋的柔度系数一定的前提下,轴压比对模型的承载力影响较小。基于分析结果,提出了有无角部加强构造肋模块单元的抗侧力计算模型,为其抗侧力计算式的建立提供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