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0篇
化学工业   7篇
金属工艺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10篇
冶金工业   2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本文对用不同方法制备的粒状和针状晶形的十个硝基胍样品,用X射线衍射方法,确定硝基胍不存在多晶型问题。它只有一种晶型,即正交晶系,空间群Fdd 2,晶胞参数为a=17.58;b=24.84; C=3.58A。  相似文献   
2.
高纯金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高纯、超纯或超高纯金属的发展十分引人注目。本文就什么是高纯、超纯金属的性质、用途、制法、分析等作如下的简单介绍。实际上并没有严格的定义。材料的纯度是随着时代、金属种类、使用目的、金属物性、高纯化技术水平、分析精确度等的不同  相似文献   
3.
高纯镓主要是制备砷化镓、磷化镓的原料。砷化镓是化合物半导体的核心材料。磷化镓是继砷化镓材料之后的又一竞争领域。可以说,砷化镓和磷化镓如同“两个轮子”推动着化合物半导体材料的发展。日本是世界上砷化镓、磷化镓材料的主要生产国家。据预测,日本1988年砷化镓材料市场规模达到83亿日元(需要量达到12200kg);磷化镓95亿日元(需要量达到9800kg)。由于世界上砷化镓、磷化镓需要量不断增加,因而作为其原料之一的高纯镓也大量消耗。本文就镓、高纯镓的发展状况简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4.
1895年发现X射线以后,1912年德国物理学家劳瓦(Laue)等人发现了晶体对X射线的衍射,从而建立了用X射线衍射研究晶体结构的方法。人们通过晶体的衍射现象,认识到晶体中原子(离子或分子)的周期排列,进一步了解物质的本质。由于先进科学技术的应用,X射线衍射法不断的发展,应用面愈来愈广。X射线单晶结构测定和多晶物相分析是研究物质结构的重要手段,尤其是物相分析应用更为广泛和普及。目  相似文献   
5.
宗树森 《工业计量》2012,(Z2):179-180
文章是作者在多年工作实践中积累的经验,针对电子汽车衡仪表数字乱跳的多种故障现象的分析和排除的方法做了一个归纳,供初学者在以后的工作中便于参考,同行们互相切磋,减少不必要的弯路,提高工作效益,及时为用户排忧解难。  相似文献   
6.
本文根据大量已测得的硝基化合物的晶体结构,并且从计算它们的分子密堆积系数K值出发,讨论了脂肪族、芳香族以及N杂环类硝基化合物的分子密堆积以及与此有关的密度和其结构稳定性,证实了分子内和分子间的氢键对于硝基化合物的分子紧密堆积有重大贡献,有利于提高它们的密度,从而改进了爆轰性能。从所讨论的一系列硝基化合物结构也可以看出分子堆积愈紧密也即密堆积系数K值愈大,则结构也愈稳定。硝基化合物的晶体结构测定,对于研究分子密堆积是很有意义的,一般分子堆积愈紧密,则化合物的密度愈高,而硝基化合物密度则是爆轰性能重要参数之一,所以测定硝基化合物的晶体结构和计算分子密堆积系数K值,将为脂肪族,芳香族以及氮杂环类硝基化合物的堆密积以及与此有关的密度和稳定性等性能的关系研究开辟了途径。  相似文献   
7.
本文叙述了有关奥托金(HMX)和某些溶剂络合物的结晶学习性。其中比较详细的讨论了较稳定的HMX和二甲基甲酰胺(DMF)溶剂络合物的结晶学以及HMX和DMF在晶体中堆积方式,它们之间的作用力。本文最后给出了一组鉴定HMX和某些溶剂络合物的X光粉末衍射数据。  相似文献   
8.
1895年发现X射线以后,1912年德国物理学家劳瓦(Laue)等人发现了晶体对X射线的衍射,从而建立了用X射线衍射研究晶体结构的方法。人们通过晶体的衍射现象,认识到晶体中原子(离子或分子)的周期排列,进一步了解物质的本质。由于先进科学技术的应用,X射线衍射法不断的发展,应用面愈来愈广。X射线单晶结  相似文献   
9.
日本的电子工业,自1955年以来,增长速度超过其他产业,继美国之后,成为电子工业国。电子工业国的显著特征是半导体化。半导体硅是半导体产业的主要支柱。估计,半导体硅这一主导地位,到本世纪末将不会改变。日本半导体硅材料的发展速度是十分惊人的。为此,当日本半导体硅材料发展至今,回顾其三十年走过的历程,了解硅业界的发展状况,展望未来,可能对我国半导体硅材料的发展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一、南朝鲜铝工业的起步随着太平洋战争的爆发,日本飞机用的轻金属迫切要求大幅度增加,于是,被其侵占的台湾、朝鲜和东北等地的铝、镁工业得到积极发展。在朝鲜,铝冶炼业起步于1940到1943年,当时有3个铝冶炼厂,年生产能力为3万吨;镁冶炼始于1938到1945年,有6个镁冶炼厂,年生产能力为3千吨。可是能利用水力发电生产的大多数工厂都在朝鲜北部(朝鲜民主主义共和国)的兴南、镇南浦,新义州和杨市等地,故现况不明。 1934年1月,昭和电工公司首先在日本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