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1篇
综合类   2篇
金属工艺   5篇
机械仪表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0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66 毫秒
1
1.
坐姿舒适度是一个受多种因素影响的复杂概念。目前还没有完善的评价座椅舒适度的方法,现有的评价方法大多是基于单一分析的,缺乏对问题的多方面分析。提出了一种将实际环境中的调查方法与虚拟环境相结合的新方法。首先,利用运动分析鹰眼数字系统捕捉参与者的身体运动动作,得到人体在空间中的点位信息,然后,将运动分析EVaRT软件与西门子Jack软件进行实时连接。利用JACK软件中的TAT报表工具输出数据,并在MATLAB中使用自行开发的程序计算出不同座椅坐姿的关节角度、扭矩和肌力,并完成数据分析。在分析了所有的运动研究结果后,发现两种类型的椅子之间差异变得明显。与此同时,研究肌肉舒适度指数,探索新的坐姿舒适度评价方法。将坐姿舒适度指数法与人体数字模型相结合,可以对坐姿舒适性进行分析,可用于优化人体坐姿的舒适度。  相似文献   
2.
人体上肢生物力学分析对上肢动作优化和相关产品的设计具有重要意义。首先,采用实时光学动作捕捉系统采集人体在执行指定动作过程中关键点的实时位置,并使用MATLAB软件设计编写了计算方程,重点对人体上肢的实验数据进行深入分析。然后,将人体肢体简化为球棍模型,运用余弦定理反求人体上肢运动过程中各关节角度的变化值,使用逆向动力学方法求解出人体上肢关节力矩的动态变化值以及通过优化计算得到人体上肢主要肌力的变化量。最后,通过计算人体上肢肌肉的实时负荷率来评价人体上肢运动舒适性,并建立了人体上肢运动舒适指数评价模型。结果表明人体在坐姿下执行指定动作时上肢肌肉处于舒适状态。研究结果为人体上肢动作的深度分析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3.
阐述了利用快速成型技术和医学CT扫描技术的病患者下颌骨缺陷植入体设计方法,探讨了CT图像数据处理的常用方法,并提出了一种改善的方法。该方法基于CT图像数据构建出患者下颚骨的快速成型数据,对CT数据进行处理后,可以生成下颌骨缺陷的三维模型。根据下颌骨缺陷的三维模型,使用MIMICS软件和快速成型(RP)技术制作一个特制的下颌骨缺陷托盘植入体,提出的方法可以提高重建速度和几何相似。  相似文献   
4.
本文分析了大型精密注塑模生产中产生“顶白”,熔接痕等缺陷的原因,讨论了这些缺陷与模具结构设计的关系,介绍了在模具设计、试模及生产中消除这些缺陷的各种措施。  相似文献   
5.
注射模塑中在压力作用下的塑料对模具型腔和型芯的作用力以及塑料熔体注射填模过程中发生的变化将影响塑件的尺寸和表面质量.本文分析了这类原因产生的壁厚单边,气泡、银丝、班纹、缩痕等缺陷,提出了解决此类缺陷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坐姿舒适度是一个受多种因素影响的复杂概念。目前还没有完善的评价座椅舒适度的方法,现有的评价方法大多是基于单一分析的,缺乏对问题的多方面分析。提出了一种将实际环境中的调查方法与虚拟环境相结合的新方法。首先,利用运动分析鹰眼数字系统捕捉参与者的身体运动动作,得到人体在空间中的点位信息,然后,将运动分析EVaRT软件与西门子Jack软件进行实时连接。利用JACK软件中的TAT报表工具输出数据,并在MATLAB中使用自行开发的程序计算出不同座椅坐姿的关节角度、扭矩和肌力,并完成数据分析。在分析了所有的运动研究结果后,发现两种类型的椅子之间差异变得明显。与此同时,研究肌肉舒适度指数,探索新的坐姿舒适度评价方法。将坐姿舒适度指数法与人体数字模型相结合,可以对坐姿舒适性进行分析,可用于优化人体坐姿的舒适度。  相似文献   
7.
提出了一种综合方法能够计算来自变速箱稳定的动态响应和噪声辐射。该方法在考虑时变啮合刚度、齿轮误差和轴承箱体的情况下建立圆柱齿轮传动系统的动力学模型,通过求解数学模型获得动态轴承力的数据。此外,以轴承负载力的数据为激励,数值模拟计算出变速箱的振动和噪声辐射,随着节点动态响应时间的变化,获得了变速箱的噪声频谱和共振频率范围。最后,计算了变速箱面板的共振的频率范围。基于变速箱面板声学贡献分析和振型的结论,对两个齿轮箱的刚度进行了改善。对比分析齿轮箱噪声辐射,确认该方法能有效降低噪声的产生,对变速箱的设计提供了有用的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8.
人们的很多生产生活活动是在坐姿下完成的,因此研究坐姿舒适度有很重要的意义。坐姿舒适度在座椅的设计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而对座椅舒适度的研究也逐渐偏重对坐姿舒适度的评价。人性化座椅的设计必须满足舒适度高的要求,以达到人体舒适坐姿的需求。针对坐姿舒适度评价,采用经典的光学动作捕捉技术和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坐姿舒适度进行科学评价。实验选用美国Motion Analysis光学动作捕捉系统,设置11个Eagle数字捕捉镜头,用EVaRT软件获取了40名志愿者人体关键点在空间中的点位数据,采用PCA主成分分析提取特征点的方法提取关键点,用MATLAB软件自主编程对关键点数据进行处理和计算,比较测试者坐在2种不同座椅上的关节角度和力矩数据差异。统计结果表明,志愿者采用不同的姿势坐在不同的座椅上时,躯干、大腿、膝盖部位的角度和力矩数据差异较为明显。结合人机工程理论,利用这些数据差异对坐姿进行分析,为座椅设计提供理论依据。这种人机工程学理论分析评价和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法,为座椅的舒适度评价提供了有效的依据。  相似文献   
9.
为了进一步提高睡眠质量,自行设计了一种全新的三孔式排骨床架并建立了数学模型。采用主客观实验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睡眠舒适性评价,测试结果满足性能要求。利用人体压力分布测量系统对三孔式排骨床与普通板床进行科学对比分析,记录两种睡姿下的人体全身压力分布数据,使用MATLAB软件对数据进行深度分析,同时进行主观舒适性问卷调查,统计分析主观舒适性评价数据。数据显示三孔式排骨床相比较普通板床,最大压力降低19.6%,平均压力下降2.4%,接触面积增大5.3%,总压力增大3.3%,人体纵向压力与接触面积分布曲线比较合理,表现为背部、臀部与脚部等骨突部位的接触面积明显增大,局部压力大幅度降低,腰部与腿部获得了足够的支撑,主观舒适评价级别提高两个等级。结果表明:三孔式排骨床架极大地降低了局部压力,增大了全身接触面积,通过分散局部压力,降低了人体骨骼突点的支撑压迫感,改善了局部肌肉的舒适度,纠正了脊柱排列方式。主客观评价实验结果的一致性,验证了三孔式排骨床架的睡眠舒适性,为今后床具设计的舒适性分析提供了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基于RBF神经网络的人体运动跟踪与姿态预测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本文采用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进行人体运动跟踪与人体姿态预测,利用采集的运动数据对本文提出的运动跟踪与姿态预测方法进行性能评估,给出部分测试和比较实验结果,实验结果表明,基于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的人体运动跟踪与人体姿态预测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