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综合类   1篇
水利工程   4篇
一般工业技术   1篇
  2005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6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 毫秒
1
1.
西线南水北调和大柳树高坝同步建设,更加突显黄河黑山峡一级开发比二级开发的优越性.以节水型现代化绿洲为主体的大柳树生态经济区建成后,将使人口大幅度向绿洲集中,使20×104km的荒漠草原和黄土2高原水土流失区的人口负载大幅度减轻,使区域生态环境显著改善.在大柳树坝址强地震区,选用心墙堆石坝比混凝土面板堆石坝更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2.
对于薄壳渡槽槽身的横向内力计算,广东湛江地区水电局早在1965年提出了等厚长壳横向内力计算的数解法,发展改进了苏联舒加耶夫的半图解法,提高了计算精度,在理论表达上也更加完整准确。此后,国内各地纷纷采用,近年国内大断面、大跨度的底部加厚壳  相似文献   
3.
根据国内外设防地震烈度≥9°强地震区,高于150m的大坝的工程建设和运行实践,对不同类型大坝的抗震可靠度,分类进行了综合评价.通过对已有坝工实践的分析研究认为,对强地震区高坝,采用钢筋混凝土面板堆石坝和薄拱坝的抗震可靠度,应持更慎重的态度.在地质条件允许时,强地震区高坝应尽丢选择混凝土重力拱坝、拱型重力坝或我国隔河岩型式的上重下拱坝型,同时采用抽排措施降低坝基扬压力,采用碾压混凝土工艺降低造价、加快工期,可使大坝建设更为安全可靠,且经济合理.  相似文献   
4.
目前国内通用的变厚长壳渡槽槽身横向内力与端肋内力计算中存在重大误差。本文提出了改进的计算方法,并通过电测石膏模型试验做了验证。理论分析和试验结果表明,改进后的计算方法比较接近实际,如用于工程设计,将使钢筋用量大幅度地节减。 一、变厚长壳横向内力计算的改进 在变厚长壳渡槽槽身横向内力的现行计算中,计算结果存在较大误差.造成误差的主要原因在于对壳梁横截面的剪应力差τ_i=qs_i/It_i的计算中,I值采用了全截面的惯性  相似文献   
5.
黄河大柳树坝址处于强地震区,且地质条件复杂.地震烈度预测值500年重现期83度,5000年重现期9.2度.坝址地形和河床岩体工程地质条件较好,两岸岩体破碎,风化卸荷带厚度大,但不存在大范围松动岩体.根据对该坝址区域地质背景和工程地质条件的分析,认为选用钢筋混凝土面板堆石坝枢纽方案,在大坝抗震可靠度、工程投资与工期方面尚有商榷之处.选用抽排式、上重下拱、、碾压混凝土坝方案,是大柳树高坝枢纽有竞争力的比选方案,与面权坝枢纽方案比较,可能做到投资相当,工期略有提前,且工程建成后运行期的意外故障较少.  相似文献   
6.
郑璐石  张存济 《工程力学》2000,2(A02):611-614
黄河大柳树坝址处于强地震区,且地质条件复杂,但坝址地形和河床岩体工程地质条件较好。两岸岩体破碎,风化卸荷带厚度大,但无大范围松动岩体。如采用上重下拱坝型,通过加强水泥固结灌浆,局部补充化学灌浆加固坝基,加深加宽防渗幕,采用抽排方案降低坝基扬压力,对局部软弱破碎带采用混凝土塞,混凝土传力洞塞,予应力锚索等工程技术措施,完全可为大柳树高坝提供安全可靠的基础。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