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综合类   1篇
金属工艺   4篇
机械仪表   1篇
能源动力   1篇
轻工业   2篇
无线电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1篇
冶金工业   1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2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100 t单柱油压机对厚度为6mm的Weldox 960钢板材进行V型弯曲成形实验,并采用增加软金属缓冲垫板的方法对弯曲成形工艺进行优化,分析并对比优化前后Weldox 960钢在不同凸模半径下弯曲回弹、开裂、以及变形量特点.实验表明,对于厚度为6 mm的Weldox 960钢板材,当凸模半径增大到15~25 mm以上或在下模处增加较软金属垫板,均可有效减少弯曲成形时的纵向裂纹.  相似文献   
2.
网络运维管理系统采用了KFP方法(KPIs关键指标-Flows测试流-Packets数据包),逐步深入定位故障,查找原因,最终解决问题.系统捕获网络数据包,解析各层通信协议,统计和计算得到性能指标;通过DPI和DFI技术映射到测试流,从而确定各种应用和服务的特征指标.系统采用分布式架构,每台探针将监测结果上报到管理控制中心,提供给维护人员整个网络的综合态势.系统还提供了应用监控、态势感知、故障定位和预防、容量规划、服务水平管理等核心功能,极大提升了网络维护水平.  相似文献   
3.
变形Al-Si-Cu-Mg合金热处理强化及其组织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正交实验法和金相、力学性能、扫描电镜、能谱等测试手段对自主研发的变形Al-Si-Cu-Mg合金进行固溶和时效强化研究,并探究热处理过程中其组织特征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通过固溶(495℃,90 min,水冷)和时效(170℃,4 h,空冷)处理后,合金的硬度提高31.3%,强度提高3.3倍。固溶过程中,大量Si、Cu和Mg原子固溶于基体中,起到强烈的固溶强化作用;过剩的共晶Si逐渐发生明显粒状化;剩余的大块θ相和Q相发生球化。时效过程中,细小针状强化相θ″和细小板条状Q′相在基体的(100)面上大量析出,分布均匀,对合金起到强烈的沉淀强化效果;过剩Si主要通过扩散附着于共晶Si表面析出。  相似文献   
4.
在人工时效基础上引入预应变与预时效以提高6101铝合金的力学与导电性能。通过性能检测与组织观察,研究了合金在人工时效热处理(固溶+时效)及引入预应变与预时效后的热处理(固溶+预应变+时效,固溶+预时效+预应变+再时效)过程中显微组织、力学性能及导电性能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当合金经过60%冷轧变形再在180℃时效6 h后,其抗拉强度与电导率分别达到262 MPa及55.7% IACS,高于一般人工时效后的合金。当合金在180℃预时效2 h后经过60%冷轧变形,再在180℃时效6 h后,其抗拉强度与电导率进一步提升至289 MPa与58.0% IACS。引入预应变与预时效后所产生的应变强化与析出强化的交互作用,是合金的力学性能和导电性能得到提升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一种偏离<001>取向15o的镍基单晶高温合金的中温蠕变(760℃/793 MPa)性能和变形组织。结果表明:取向靠近<001>-<101>边界合金的蠕变寿命最长,而取向靠近<001>-<111>边界合金的蠕变寿命最短。虽然三种试样取向偏离<001>的夹角都约为15o,但是其微观变形组织明显不同。取向靠近<001>-<101>边界试样的变形主要受控于{111}<110>滑移系,而取向靠近<001>-<111>边界试样变形主要受控于{111}<112>滑移系。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究国内生产的甘精胰岛素注射剂与国外上市甘精胰岛素注射剂(来得时)在Beagle犬体内的毒代动力学过程。方法: 40只健康Beagle犬随机分为4组,皮下注射给药分别为国产甘精胰岛素低剂量组A(0.5U/kg)、中剂量组B(1.0U/kg )以及高剂量组C(1.5 U/kg )、来得时作为对照组D(1.5 U/kg),连续皮下注射给药30 d,于第1天、第15天、第30天不同时间点经静脉采集血样,RIA法检测血浆中胰岛素的浓度;用DAS 2.2拟合计算毒代动力学参数,SPSS 17.0进行统计学检验,并分析是否会在体内蓄积。结果:A组皮下注射给药后第1天和第30天的平均AUC0-t分别为(870.24±194.30)、(723.01±223.88) μU·mL-1·h,平均Cmax分别为(98.55±41.24)、(84.92±25.64) μU/mL;B组皮下注射给药后第1天和第30天的平均AUC0-t分别为(1 298.92±386.13)、 (1 375.53±376.68) μU·mL-1·h,平均Cmax分别为(157.58±46.89)、(212.90±72.71) μU/mL;C、D组皮下注射给药后第1天平均AUC0-t分别为(1 777.91±209.46)、(1 960.81±171.56) μU·mL-1·h,平均Cmax分别为(231.49±36.37)、(232.87±32.09) μU/mL;第30天的平均AUC 0-t分别为(1 734.59±612.29)、(1 639.90±285.91) μU·mL-1·h,平均Cmax分别为(289.30±121.87)、(247.64±44.29) μU/mL。结论: 国产甘精胰岛素注射液和对照制剂(来得时)在Beagle犬体内多次给药后没有蓄积现象,这与Beagle犬体内并未有出现毒性反应的结果相一致。  相似文献   
7.
【摘要】 目的 探讨持续动脉灌注(TAI)联合动脉栓塞(TAE)治疗肝脏转移瘤的可行性、安全性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41例胃癌肝转移患者的临床资料,测量肝脏转移瘤的最大直径,根据mRECIST标准计算近期有效率,统计术后发热、腹痛、恶心等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41例患者中CR 4例(9.7%),PR 20例(48.7%),SD 8例(19.5%),PD 8例(19.5%),总有效率58.4%。中位生存期25个月,中位无进展生存期17个月。大部分患者在栓塞后出现栓塞后综合征(发热、呕吐、肝区疼痛),Ⅲ度骨髓抑制(发生率12.2%)、腹泻(发生率19.5%)等并发症,给予对症治疗后均好转,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持续TAI联合TAE治疗肝转移安全、有效,能够显著延长患者的生存期,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为提高汽车拉索的拉脱力,在250℃下对汽车拉索35钢接头进行不同时间的保温处理;通过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等观察热处理后钢接头及其表面镀锌层显微组织的变化,并进行了拉脱力测试。结果表明:在250℃下随保温时间延长,钢接头组织中片状珠光体逐渐球化,使钢接头硬度降低,塑性变形能力增强,最小拉脱力增大,保温6 h后就能达到安全要求标准。  相似文献   
9.
以木素类模型物对羟基苯丙酸(HL)为研究对象,研究了均相Fenton试剂对HL的降解,探讨了体系pH值、H2O2用量、Fe2+用量、HL溶液初始质量浓度、反应时间、紫外光照射等因素对HL降解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室温条件下,当体系原始pH值4.0时,加入2倍理论用量的H2O2,Fe2+与H2O2摩尔比为1∶100,反应60 min后,初始质量浓度为60 mg/L的HL溶液,其去除率可达79.2%;体系在紫外光照射下可形成协同效应,降解速度显著加快,同样条件下反应20 min,溶液中HL和TOC去除率分别可达到98.3%和79.6%。  相似文献   
10.
采用扫描电镜、能谱分析、透射电镜、金相显微镜、室温拉伸测试、硬度测试、扩口测试等分析手段研究了连续挤压Al-Mg合金管的稳定化热处理工艺。结果表明:通过300℃3 h、空冷的稳定化热处理后,合金管的伸长率为26.6%,扩口率为39.2%,抗拉强度为281 N/mm2,前两者较挤压态依次提高了8.5%和14.6%,抗拉强度稍有下降。这是因为经稳定化热处理后合金中析出了含硅的脆性相和β相。此外,经过稳定化热处理后试样室温拉伸时不均匀变形程度得以改善,且扩口时没有沿焊缝断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