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篇
化学工业   2篇
金属工艺   1篇
无线电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2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1.
2.
为研究唐山PM_(2.5)污染特征及区域传输贡献,对唐山冬夏2季PM_(2.5)环境样品进行测试分析,并采用WRFCAMx对京津冀地区PM_(2.5)及二次离子进行定量模拟,获取了PM_(2.5)成分谱数据,估算了PM_(2.5)和二次离子的区域传输贡献.唐山冬夏2季PM_(2.5)平均质量浓度分别为(117.9±56.6)、(77.3±29.8)μg/m3,超标率分别为65.0%和41.7%;水溶性离子的平均质量浓度分别为(58.4±17.9)和(42.6±23.6)μg/m~3,分别占PM_(2.5)的49.4%和55.0%,是PM_(2.5)的主要成分.Cu、Zn、As、Sr、Cd、Sb、Pb主要来自人为源,Na、Mg等其余元素主要来自地壳源.冬夏2季PM_(2.5)受外来源贡献分别为26.9%和31.1%,二次无机气溶胶(secondary inorganic aerosol,SIA)传输作用较PM_(2.5)更为显著,夏季PM_(2.5)和SIA外来源贡献高于冬季,高质量浓度时段外来源贡献会有一定幅度的上升.稳定的大气环流背景场、低风速等气象条件和燃煤排放源的增加是造成冬季重污染发生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3.
采用絮凝初级处理与光催化深度净化复合的方法处理染料皂黄废水,研究絮凝剂PAC用量、TiO2用量、反应时间等因素对皂黄处理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絮凝剂用量增加到一定程度时,皂黄的脱色率几乎不变;光催化单独作用可以使染料完全脱色,但需要较长的反应时间。在100 mL皂黄溶液中,当絮凝剂用量为50 mg,TiO2用量为5.0 mg,反应进行到10 min时皂黄的脱色率就达到76.1%。絮凝-光催化复合方式处理染料皂黄大大提高了脱色效率。  相似文献   
4.
以大颗粒碳化硅(SiC)为陶瓷骨料,采用凝胶注模法制备支撑体生坯,原位反应烧结制备大孔径、高渗透性的多孔SiC陶瓷支撑体,主要考察了有机单体含量和烧结制度对高温气固分离用陶瓷膜支撑体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适宜的有机单体含量有助于SiC颗粒稳定分散在悬浮液中,提高烧结温度和延长保温时间均可增加SiC颗粒的氧化程度,在1 550℃时,XRD图谱显示莫来石相生成,支撑体的抗弯强度有一定程度的提高.采用凝胶注模法制备的生坯在1 550℃,保温4h烧结后具有良好的性能:抗弯强度为20.4 MPa,孔隙率为37%,平均孔径为23μm,气体渗透率为2.01×10-12 m2.  相似文献   
5.
用磁控溅射的方法在石英基底上制备了金(Au)膜,研究了Au膜在近激光损伤阈值(LIDT)飞秒脉冲激光辐照下的物相结构和表面形貌。结果表明:所制备的Au膜为(111)面取向生长的薄膜;近LIDT的激光辐照使辐照区的Au膜形成大晶粒,并由(111)单一取向变为多晶结构;Au膜晶粒尺寸的增大会导致表面粗糙度增加。实验结果为明确Au膜在飞秒激光作用下的损伤过程及后期应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6.
脱合金法制备纳米多孔泡沫钛合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双金属纳米颗粒由于其可调的显微结构和优异性能引起了人们的普遍关注.本文综述了双金属纳米颗粒近年来的研究现状.总结了化学还原法,多元醇还原法,置换反应法和微波辅助加热法制备双金属纳米颗粒的研究成果,并提出了双金属纳米颗粒目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今后潜在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7.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粉末Bi4Ti3O12光催化剂,研究煅烧温度、煅烧时间对其活性的影响,确定了Bi4Ti3O12的制备条件。将HZSM-5作为载体,采用机械混合和溶胶-凝胶法制备负载型χBi4Ti3O12/HZSM-5催化剂。结果表明,700℃下煅烧5 h的Bi4Ti3O12活性最高;与HZSM-5机械混合使Bi4Ti3O12活性略有降低;HZSM-5抑制溶胶-凝胶法合成Bi4Ti3O12,导致其活性显著下降。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