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8篇
综合类   11篇
一般工业技术   1篇
  2020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认定商业秘密侵权行为有四种方法:(1)商业秘密的构成要件;(2)行为人获取商业秘密的手段是否正当;(3)披露他人商业秘密是否非法;(4)使用他人商业秘密有无合法根据.  相似文献   
2.
物元分析以促进事物转化 ,解决不相容问题为研究的核心 ,其基本理论和主要工具可用来描述高等数学解题策略。  相似文献   
3.
中国城市低碳建筑的内涵与碳排放量的估算模型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提出并阐述了符合中国经济社会实际的城市低碳建筑概念及其内涵,构建了建筑碳排放测算的数学模型,运用该模型分析了中国城市建筑碳排放的现状,分析表明该模型可以较好地测算建筑碳排放量,是有助于低碳建筑发展决策的一个较好的工具。  相似文献   
4.
株洲市低碳发展的基础评价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运用历年的统计数据,对株洲市2005年以来社会经济发展状况进行了分析,分析表明:株洲市正处于工业化中期水平,重化工业比重较大,能源消费和碳排放量上升趋势明显,低碳技术不足,但企业节能潜力较大,可以利用国内外各种有利条件,调整产业结构,促进重化工业尽快向技术集约化的结构升级转型。  相似文献   
5.
物元分析以促进事物转化,解决不相容问题为研究的核心,其基本理论和主要工具可用来描述高等数学解题策略。  相似文献   
6.
以2014—2016年湖南7个大型上市企业碳排放的有关数据为基础,基于灰色系统理论,对2014—2025年7个企业的碳排放量进行模拟和预测,并设定3种情景对企业未来碳排放量进行情景分析。研究结果表明:2014—2025年,保持原有发展方式不变,WK、JZT、HL、H、XD企业的碳排放量将呈上升的趋势,而ZL、BD企业的碳排放量将呈下降的趋势。不同行业企业碳排放影响因素及其影响大小各不相同,企业总资产对金属制品业、医药制造业的碳排放影响较大;企业人数对专用设备制造业、金属制品业、煤炭发电力业的影响较大;人均营业额对电力热力生产及供应业、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影响较大;碳排放强度对金属制品业、医药制造业、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电力热力生产及供应业的影响较大。2014—2025年,在节能情景下,7个企业碳排放与BAU相比减少了2.0%到12.3%不等;在低碳情景下,7个企业碳排放与BAU相比减少了4.0%到29.0%不等。  相似文献   
7.
根据2005—2009年株洲市八大行业的科技投入、产出、能耗、碳排放量等数据,运用灰色系统理论分析了各因素与碳排放的相关关系。分析结果表明:随着时间的变化,科技投入、产出、能耗与碳排放的变化趋势有较大的趋同性,但不同行业的趋同性不相同。基于分析结果提出了提高企业科技投入与碳排放灰色关联度的路径。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我国城乡居民收入的两极分化演化及发展趋势进行实证分析,1990~2006年期间,我国居民收入两极分化与这一时期的改革历程是基本吻合的,并且总体上在震荡中上升,但上升速度低于收入差距扩大的速度;当前我国居民收入两极分化的程度是比较适度的,并且在一个时期内还将会在震荡中略有上升。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要减缓或降低收入两极分化上升速度的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长株潭城市群产业碳排放预测与情景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以2005—2010年长株潭城市群产业碳排放的有关数据为基础,基于灰色系统理论,对长株潭城市群2005—2030年的产业碳排放进行了模拟和预测,并设定4种情景,对长株潭城市群2011—2030年产业碳排放进行了情景分析。研究结果表明:2010—2030年,长株潭城市群如果保持2010年以前的产业结构、能源结构不变,其产业碳排放量将以年均15.99%的增长速度快速上升;在1%的显著性水平上,碳排放、人均GDP、人口、单位GDP能耗强度、碳排放强度之间存在着双向因果关系;长株潭城市群产业碳排放与体现经济增长的人均GDP之间具有长期均衡关系;BAU、节能、低碳和强化低碳情景下,长株潭城市群产业碳排放、人均GDP均呈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10.
在体现"两型社会"建设战略思想的基础上,兼顾中部区域发展系统的特性和现有的数据基础,构建了中部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指标体系,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模糊层次分析模型,选取中部6省为模型应用的具体实例,说明了模型的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