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2篇
综合类   1篇
化学工业   1篇
金属工艺   10篇
无线电   2篇
一般工业技术   12篇
冶金工业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3篇
  1986年   4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Cu-Zn-Al合金马氏体稳定化与母相有序态SCIEI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X射线衍射和内耗测量研究了Cu-Zn-Al合金不同热处理条件对马氏体相变和母相有序态的影响。研究表明,“淬火-时效”试样从室温加热到320℃马氏体完全消失为止始终未发生逆相变。分级淬火短期等温试样出现B2?9R和DO_3?18R两种马氏体相变共存。随着等温时间的增长,B2?9R相变消失,与此同时DO_3?18R相变增强。然而,淬火后立即上淬到100—150℃等温的试样只出现B2?9R相变,即使等温时间增长也能继续保持。显然,从高温快冷不能抑制A2?B2有序,却可以抑制B2?DO_3有序。虽然分级和上淬处理时母相所处的湿度相同,但其有序态却各异,足够的空位浓度是发生B2?DO_3有序转变的必要条件。文中讨论了Cu-Zn-Al合金马氏体稳定化的可能机制。  相似文献   
2.
通过光学金相、扫描电镜、透射电镜和X射线衍射等方法,初步探讨了Ag-43.3wt%Cd合金中温等温贝氏体的形态和结构特征。试验表明,Ag-Cd合金贝氏体与Cu-Zn合金贝氏体在形态和结构上具有类似特征,长期等温处理后,所产生的贝氏体条具有f.c.c的结构,其点阵常数与该成份下的共析α相的点阵常数一致。  相似文献   
3.
使用 X 射线衍射和内耗方法测得,Ag-43.3 wt-%Cd 合金贝氏体相变孕育期内外,β母相 X射线衍射强度和内耗值都呈现波动现象。在孕育期内,内耗随时间显示一个峰值,它随孕育期减短而增高,达到峰值的时间随孕育期减短而减少。这种 X 射线强度的波动和内耗的增高可能与母相中贝氏体相形核区点阵局部软化有关。  相似文献   
4.
一、引 言 最近证实,在Y—Ba—Cu—O体系中,与超导性相关的相为Ba_2YCu_3O_(7-δ)。X射线衍射表明在650℃附近存在四方到正交的相变。中子衍射显示这个转变在δ=0.5时发生,转变温度与外界环境气氛有关。而氧含量对超导电性起着重要作用。因此,研究氧含量和其扩散动力过程,对于从理论上深入研究超导性的机制或从工艺上提高其超异性无疑都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By means of X-ray diffraction profile analysis of three different composition Fe-Mn-Si alloy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tacking fault probability P_(sf) with the concentrations of constituents in alloys, 1/P_(sf)=540.05 23.70×Mn wt%-138.74×Si wt%, was determined. According to the nucleation mechanism by stacking fault in this alloy,the equation between critical driving force ΔG_c and P_(sf), ΔG_c=67.487 0.1775/P_(sf)(J/mol), was made. Therefore,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ritical driving force and compositions was established. Associated with the thermodynamic calculation, the M_s of fcc(γ)→hcp(ε) martensitic transformation in any suitable composition Fe-Mn-Si shape memory alloys can be predicted and results seem reasonable as compared with some experimental data.  相似文献   
6.
利用相场方法研究了马氏体变体在循环应力作用下再取向和再分布的微观机制。模拟结果表明,随着外应力的增加,在孪晶界面会出现母相的形核和长大,以此实现变体间的转化,这是3种变体转化为2种变体的主要再取向机制;卸载后消失的变体在孪晶界面重新形核并长大以完成系统内微观组织的再分布。在Mn-Cu合金中这种机制是控制循环载荷下形状记忆效应产生的主要机制。  相似文献   
7.
根据亚规则溶液模型,进行锰铜二元系的热力学计算表明,γMn-Cu合金在(γ+α)亚稳互溶区确实存在Spinodal分解,在400-600℃时效发生Spinodal分解的是浓度范围为60-90at%Mn的合金。与硬度法相比,采用测量尼尔点来确定Spinodal分解的区域较为可靠。  相似文献   
8.
高锰γ-MnFe合金双程形状记忆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金金  彭文屹  张骥华 《功能材料》2006,37(12):1917-1919,1922
以γ-MnFe高锰(Mn>80%(原子分数)) 合金为研究对象,研究探索γ-MnFe合金的双程形状记忆效应(TWSME) .通过TEM和热膨胀法,研究不同预应变下γ-MnFe合金的TWSME.通过测量不同预应变条件下合金形状恢复率的变化,来研究γ-MnFe基合金的双程形状记忆效应和双程恢复量etw的影响因素,最后对1.6%预应变试样进行热循环训练,用DSC测量合金马氏体相变Ms和逆相变Af,发现热滞为2K,几乎达到无热滞的形状记忆效应.研究显示经过训练后的高锰γ-MnFe合金形状回复无热滞是由于二级反铁磁转变耦合一级马氏体相变,使得马氏体相变与逆相变热滞几乎为0.  相似文献   
9.
Mn-Ni合金的反铁磁转变与马氏体相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彭文屹  邓华铭  张骥华 《金属学报》2003,39(11):1153-1156
采用动力学分析方法(DMA)、电阻法和透射电镜(TEM),分别测量了Mn-Ni合金的内耗、模量与温度的变化关系和Ms,tn点,观察了合金的显微组织,并与Mn-Cu合金进行了对比分析以研究反铁磁转变、马氏体相变之间的耦合机制,以及反铁磁转变和马氏体相变对孪晶形成的作用.分析结果表明:在Mn-Ni合金中,可以由孪晶峰和马氏体相变峰的叠加产生高阻尼;另外,反铁磁转变与马氏体相变能否紧密耦合,除了与“应变释放机制”相关的畸变度有关外,还与Ms点和tn点之间的差异具有很大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本文叙述等离子刻蚀铬膜的基本原理,用空气携带四氯化碳为气源,在高频电场作用下产生等离子体.实验证明,该等离子体能有效地刻蚀铬膜,获得较理想的微细图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